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新媒体时代特色中小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策略研究--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城市形象传播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城市形象传播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述评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21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第21-22页
第2章 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变革第22-30页
    2.1 新媒体生态改变城市形象传播格局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新媒体的内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市形象传播格局的变化第22-24页
    2.2 新型信息传播媒介与城市形象传播的联姻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网络媒体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手机媒体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户外新媒体第29-30页
第3章 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构建第30-35页
    3.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要点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受众中心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渠道统筹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互动传播第31页
    3.2 中小城市形象媒介整合传播的可能性第31-32页
    3.3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中小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的必要性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有效应对媒体环境变化的需要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适应受众需求复杂化的需要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城市竞争中实现突围的需要第33-35页
第4章 特色中小城市形象媒介整合传播实例第35-41页
    4.1 义乌:重大节事名片助推城市形象整合传播第35-37页
    4.2 乌镇:“互联网+受众体验”打造特色智慧城市第37-38页
    4.3 熊本县:超级IP带动整合营销传播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横向整合,线上线下创意互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纵向整合,实现粉丝经济长效性第39-40页
    4.4 青岛: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联动效应第40-41页
第5章 醴陵市城市形象媒介传播分析与思考第41-51页
    5.1 醴陵城市概括——特色“瓷城”小镇第41-42页
    5.2 醴陵市城市形象媒介传播实践第42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醴陵市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现状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醴陵城市形象传播启示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醴陵市媒介传播隐忧第47-51页
第6章 醴陵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策略建议第51-61页
    6.1 政府整合资源,统筹构建城市主体形象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完善城市形象传播统筹机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城市形象传播体制机制规范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传播管理第53页
    6.2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对中小城市形象媒介传播的指导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整合中小城市形象传播者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瞄准中小城市形象传播受众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开拓中小城市形象传播渠道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中小城市品牌形象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第57-59页
    6.3 针对于传播效果生成模式的分阶段传播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受众认知阶段策略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受众关心阶段策略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受众行动阶段策略第60-61页
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化问答网站辟谣功能研究--以“知乎”为例
下一篇:庆大霉素C1a代谢支路工程化与产业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