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6页 |
(一)谣言和网络谣言 | 第13-15页 |
(二)社会化问答网站 | 第15-16页 |
三、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6-21页 |
(一)谣言研究 | 第16-20页 |
(二)社会化问答网站研究 | 第20-21页 |
四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“知乎”网站的结构与内容生产 | 第22-28页 |
一、“知乎”网站结构简介 | 第22-26页 |
(一)知乎网的主要板块 | 第22-24页 |
(二)问答界面 | 第24-26页 |
二、“知乎”网站的内容生产模式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知乎的谣言传播现象分析 | 第28-36页 |
一、知乎谣言传播的原因 | 第28-30页 |
(一)谣言产生的基础:信息的模糊性、重要性和不确定性 | 第28-29页 |
(二)社会因素:社会转型期与信息缺乏透明度 | 第29-30页 |
(三)媒体因素:开放注册使得管理难度加大 | 第30页 |
二、基于三个典型案例分析知乎谣言传播现象 | 第30-34页 |
三、知乎谣言信息的特点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知乎辟谣信息传播模式及其特点 | 第36-49页 |
一、知乎网辟谣信息传播模式梳理 | 第37-40页 |
二、以“《旅行青蛙》主角会死亡”信息辟谣分析知乎辟谣模式 | 第40-41页 |
三、知乎辟谣信息传播特点 | 第41-47页 |
(一)以“话题”和“问题”为基础的组合式辟谣 | 第41-44页 |
(二)以“问题”和“专栏”为基础的集中式辟谣 | 第44-47页 |
四、知乎的辟谣主体 | 第47-49页 |
(一)网站管理者对于谣言的治理 | 第47-48页 |
(二)网站用户的辟谣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知乎辟谣功能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| 第49-58页 |
一、知乎辟谣功能的不足 | 第49-54页 |
(一)辟谣工作难以持续进行 | 第50-51页 |
(二)相同或相似谣言反复出现 | 第51-52页 |
(三)辟谣信息难以产生预期效果 | 第52-54页 |
二、知乎辟谣功能的改进策略 | 第54-58页 |
(一)提高知乎网用户的媒介素养 | 第54-55页 |
(二)组织官方活动,加强科普宣传 | 第55-56页 |
(三)强化官方监管,提高辟谣效率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