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

基于建构视角下的高校旧建筑更新再利用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4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高校旧建筑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旧建筑更新再利用概念界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建构概念界定第17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的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的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6 论文研究框架第19-20页
第2章 相关概况分析及理念综述第20-36页
    2.1 我国高校发展情况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概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近代高校发展模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解放初期建立的高校建筑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的发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第23页
    2.2 校园建筑更新演变概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建筑更新再利用改造演变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我国高校建筑更新发展概况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建构的基本认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建构概念的提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建构的起源与发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当代的“建构”观第28页
    2.4 建构问题思辨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建造、结构、构造和建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建构和理性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建构和技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反建构第34-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3章 高校旧建筑建构要素分析第36-51页
    3.1 改造的材料要素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传统改造材料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现代改造材料第39-42页
    3.2 改造的结构要素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旧结构体系的改造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附加结构体系的生成第43-45页
    3.3 改造的维护要素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肌体的改造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洞口的改造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构建的添加第47-48页
    3.4 改造的构造要素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墙体构造的改造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屋面构造的改造第49-5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4章 更新再利用中的建构理念解析第51-61页
    4.1 建构形态的“真实性”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真实的建构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装饰的建构第52-53页
    4.2 建构表达的逻辑性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结构的逻辑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造的逻辑性第54-56页
    4.3 建构方式的可持续性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材料选择的再生性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造方式的可逆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构造措施的低耗能第57-58页
    4.4 建筑文化的历史延续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传承建构文化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传承装饰文化第6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5章 高校旧建筑更新再利用建构策略第61-73页
    5.1 更新设计基本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体现建造的真实性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体现当下校园文化的技术观方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体现清晰的建筑元素组织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富有诗意的内涵第62页
    5.2 更新设计建构表现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材料肌理的保留、延续与创新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细部构造的建构表现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结构的建构表现第65-66页
    5.3 更新设计的基本手法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体量的构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界面的构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构件的构成第7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6章 建构视角下高校旧建筑改造实践第73-79页
    6.1 项目背景综述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项目区位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项目背景简介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项目现状及问题第73-74页
    6.2 建构视角下的更新改造方案设计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场地设计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功能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更新改造的建构体现第76-78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结论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3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第83-84页
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设计项目第84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主手机器人工作空间优化和运动精度标定研究
下一篇: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