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内外的汽车内饰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2.2 视觉意象理论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视觉动力理论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.1 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2 视觉意象与视觉动力本体性研究 | 第15-23页 |
2.1 视觉意象本体性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2 视觉意象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2.1 感性工学 | 第16页 |
2.2.2 语义差异法 | 第16-17页 |
2.3 视觉动力本体性研究 | 第17-21页 |
2.3.1 视觉动力的产生和表现形式 | 第18-20页 |
2.3.2 视觉动力对视觉意象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4 小结 | 第21-23页 |
3 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概述 | 第23-30页 |
3.1 汽车中控台造型设计概述 | 第23页 |
3.2 家用轿车定位 | 第23-24页 |
3.3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设计发展历程 | 第24-27页 |
3.4 家用轿车中控台结构概述 | 第27页 |
3.5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设计分类 | 第27-30页 |
4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设计意象评价实验 | 第30-36页 |
4.1 实验模型构建 | 第30-31页 |
4.1.1 实验阐述 | 第30页 |
4.1.2 实验过程 | 第30-31页 |
4.2 用户调查 | 第31-32页 |
4.2.1 调查对象选择 | 第31页 |
4.2.2 样本的选择 | 第31页 |
4.2.3 感性空间建立 | 第31-32页 |
4.3 调查过程 | 第32-33页 |
4.4 量表生成 | 第33-34页 |
4.5 实验结果验证 | 第34页 |
4.6 小结 | 第34-36页 |
5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特征提取与视觉动力分析 | 第36-44页 |
5.1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特征要素提取 | 第36-40页 |
5.1.1 基于体量视觉认知的特征要素提取 | 第37-38页 |
5.1.2 基于形状构成视觉认知的特征要素提取 | 第38-39页 |
5.1.3 基于图形视觉认知的特征要素提取 | 第39-40页 |
5.2 家用轿车中控台视觉特征提取 | 第40-41页 |
5.3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视觉动力分析 | 第41-44页 |
5.3.1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视觉动力分析路径 | 第41-42页 |
5.3.2 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视觉动力分析 | 第42-44页 |
6 设计实践验证 | 第44-47页 |
6.1 实验阐述 | 第44页 |
6.2 设计过程 | 第44-46页 |
6.2.1 草图绘制 | 第44页 |
6.2.2 方案挑选 | 第44-45页 |
6.2.3 三维模型构建 | 第45-46页 |
6.3 实验验证 | 第46页 |
6.4 验证结果评定 | 第46-47页 |
7 课题的不足及展望 | 第47-49页 |
7.1 不足之处 | 第47-48页 |
7.1.1 理论上的不足 | 第47页 |
7.1.2 实验上的不足 | 第47页 |
7.1.3 研究范围的不足 | 第47-48页 |
7.2 未来展望 | 第48-49页 |
8 结语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4页 |
A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3页 |
B.调查问卷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