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研究
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1-17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5 研究重点、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| 第17-20页 |
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概述 | 第20-26页 |
2.1 基本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法律属性 | 第21-22页 |
2.3 恢复保证金向恢复基金转变的合理性 | 第22-23页 |
2.4 理论基础 | 第23-26页 |
3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演进及难题 | 第26-34页 |
3.1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演进 | 第26-28页 |
3.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建立难题 | 第28-34页 |
4 国外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经验借鉴 | 第34-42页 |
4.1 国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经验 | 第34-38页 |
4.2 对建立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启示 | 第38-42页 |
5 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矿山环境恢复基金法律制度 | 第42-50页 |
5.1 处理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转换衔接 | 第42页 |
5.2 加快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体系 | 第42-43页 |
5.3 遵循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立法原则 | 第43-45页 |
5.4 制定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主要制度 | 第45-46页 |
5.5 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动态监督机制 | 第46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参考书目 | 第53-5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6-5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