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海口市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一、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(二)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(三) 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方法与思路框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 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(四)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本文的不足第15-16页
二、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治理基础理论第16-20页
    (一) 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水环境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水环境治理第16-17页
    (二) 理论基础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公共物品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7-20页
三、海口市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综合治理现状第20-35页
    (一) 基本概况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 海口市情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内河(湖)水环境功能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内河(湖)主要污染源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 开展内河(湖)水环境治理的必要性第22-23页
    (二) 海口市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综合治理路径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政府主导型水环境治理路线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市场运作型水环境治理路线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 公众参与型水环境治理路线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 多中心理论下海口市内河(湖)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路径分析第24页
    (三) 海口市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治理的主要探索实践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 行政机制的管理探索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市场协同的治理探索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 内河环保的立法探索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 污水专项规划的改造探索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 社会公众的组织参与探索第30页
    (四) 海口市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治理成效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重点水体水质治理评价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水体生态景观修复治理评价第32-35页
四、海口市内河(湖)水环境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(一) 政府角度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 “河长制”行政管理推行进程缓慢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城市基础管网等水环境治理配套建设基础薄弱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水环境法治建设和执法监督相对滞后第36-37页
    (二) 市场角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生活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运营管理不健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内河(湖)附属资源有待开发利用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 市场企业内生治理动力不足第38页
    (三) 公众角度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传统用水意识制约公众参与效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参与形式较为单一,水环境信息公开透明度不高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 环保NGO规模过小,影响力号召力有限第39-40页
五、国内外部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与启示第40-43页
    (一) 国外部分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 英国泰晤士河治理的政府立法改革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美国波托马克河治理的志愿者效应第40-41页
    (二) 国内部分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治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上海市苏州河水环境治理经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东莞污水处理“政府+BOT”模式第41-42页
    (三) 国内外城市内河(湖)水环境治理的经验启示第42-43页
六、有效提高海口市内河(湖)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对策建议第43-49页
    (一) 政府应发挥水环境治理主导作用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科学制定水生态系统性规划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 拓宽多元渠道筹措水环境治理资金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 强化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 注重城市水文化建设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 推进科技创新,注重人才培养第45页
    (二) 利用市场调节作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强化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运行监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加强现有内河(湖)水环境附属资源的开发利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 鼓励企业发挥控污作用,强化内生治理动力第46-47页
    (三) 发挥社会多元化主体共同治理优势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1. 提高社会公众的治水意识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 拓展公众参与治理形式,建立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 鼓励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第47-49页
七、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第52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紫外差分算法的烟气分析仪设计
下一篇:人造金刚石尾料提纯与协同制备氧化石墨及其吸附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