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分子结构和电极材料对单分子结电导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分子电子器件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分子结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分子结的影响因素第13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锚定基团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分子自身的性质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金属电极本身的属性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电化学电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周围环境第19-21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1-24页
第二章 实验第24-33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和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单晶电极的制备与处理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Au(111)面的制备与处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t(111)面的制备与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2.3 STM针尖制备第27-28页
    2.4 STM的工作原理第28-29页
    2.5 STM的工作模式第29-30页
    2.6 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(STM-BJ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法(ECSTM-BJ)第31-33页
第三章 以碘为锚定基团的不同烷基链长度的衰减常数研究第33-40页
    3.1 以碘为锚定基团的烷烃分子的单分子结电导的测量第34-38页
    3.2 以碘为锚定基团的烷烃分子与Au电极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取代基对共轭分子电导影响的研究第40-46页
    4.1 取代基取代边缘的苯环对分子电导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4.2 取代基取代中心苯环对分子电导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五章 二茂铁中心对共轭分子的电子输运的影响第46-52页
    5.1 实验部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分子自组装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电导的测量第48页
    5.2 二茂铁嵌入的位置对单分子电导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 5.3 二茂铁的嵌入的对共扼BT_1分子电导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六章 金属电极对芳香性不同的共轭分子电导的影响研究第52-59页
    6.1 以Au为电极的BT分子电导测量第54-55页
    6.2 以Pt为电极的BT系列分子电导测量第55-56页
    6.3 BT分子前线轨道能级进行了DFT理论计算第56-57页
    6.4 五元杂环的电负性对分子电导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七章 不同电极对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单分子电导的影响第59-65页
    7.1 以Au为电极的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分子电导的测量第60-64页
    7.2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8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UiO-66系列材料缺陷位形成及CO2吸附分离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
下一篇: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