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热浸镀锌及锌合金 | 第11-12页 |
1.1.1 热浸镀锌 | 第11页 |
1.1.2 热浸镀锌铝合金 | 第11-12页 |
1.1.3 热浸镀锌铝镁合金 | 第12页 |
1.2 钢铁热镀锌及合金助镀剂 | 第12-15页 |
1.2.1 助镀剂常用物质及选用标准 | 第12-13页 |
1.2.2 热镀锌常用助镀剂 | 第13-14页 |
1.2.3 热浸镀锌助镀剂的作用机理 | 第14页 |
1.2.4 热镀锌铝合金助镀剂 | 第14-15页 |
1.3 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3.1 选题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实验条件及研究方法 | 第17-27页 |
2.1 实验条件 | 第17-19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18-19页 |
2.1.3 检测设备 | 第19页 |
2.2 溶剂法热浸镀过程 | 第19-21页 |
2.3 助镀剂评价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3.1 镀层表面质量的评定方法 | 第21页 |
2.3.2 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 | 第21页 |
2.3.3 烟雾的评价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3.4 浮渣的评价方法 | 第22页 |
2.3.5 热镀指标的综合评价 | 第22页 |
2.4 助镀剂的物化性能测量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4.1 光学润湿角测量 | 第22-24页 |
2.4.2 SEM分析助镀剂盐膜的均匀性 | 第24页 |
2.4.3 原子力显微分析助镀剂成膜状态 | 第24页 |
2.4.4 助镀剂的热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5 镀层质量检测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5.1 镀层耐盐雾腐蚀性能检测 | 第25页 |
2.5.2 镀层耐海水腐蚀速率检测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热镀锌环保型助镀剂的研究 | 第27-43页 |
3.1 热浸镀锌用助镀剂的选择 | 第27-33页 |
3.1.1 助镀剂对热浸镀锌镀层质量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3.1.2 助镀剂对抗氧化性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2 助镀剂对钢板的润湿性及表面张力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3.2.1 助镀剂各成分对润湿性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3.2.2 环保型助镀剂与传统助镀剂润湿性对比 | 第35-36页 |
3.3 助镀剂在钢板表面形成的盐膜均匀性的研究 | 第36-41页 |
3.3.1 助镀剂对钢基表面盐膜量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3.2 钢板助镀后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4 助镀剂的热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影响热镀锌镀层质量因素研究 | 第43-57页 |
4.1 助镀后热浸镀工艺对镀层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4.1.1 助镀后烘干时间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1.2 助镀后浸镀时间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2 助镀剂中的杂质含量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4.2.1 Fe~(2+)对镀层厚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2.2 Fe~(2+)对镀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2.3 Fe~(2+)对镀层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4.3 X1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| 第52-55页 |
4.3.1 X1对镀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3.2 X1对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热浸镀锌铝合金助镀剂的研究 | 第57-63页 |
5.1 热浸镀Zn-5Al助镀剂的研究 | 第57-60页 |
5.1.1 NaF对润湿性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5.1.2 助镀剂对镀层表面质量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5.2 热浸镀Zn-6Al-3Mg助镀剂的研究 | 第60-6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