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| 第10页 |
1.1.2 公路运输是京津冀货运主要方式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.1 轴辐式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问题 | 第11-13页 |
1.3.2 轴辐式物流网络涉及的领域 | 第13页 |
1.3.3 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构建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4 模型的求解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6 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 | 第20-30页 |
2.1 轴辐式网络 | 第20-25页 |
2.1.1 轴辐式网络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1.2 轴辐式网络的分类 | 第21-24页 |
2.1.3 轴辐式网络的优点与缺点 | 第24-25页 |
2.2 轴辐式网络基本模型设计 | 第25-28页 |
2.2.1 轴辐式网络模型基本结构与假设 | 第25-26页 |
2.2.2 轴辐式网络基本模型参数说明 | 第26页 |
2.2.3 轴辐式网络基本模型 | 第26-28页 |
2.3 区域物流网络 | 第28-29页 |
2.3.1 物流 | 第28页 |
2.3.2 区域物流 | 第28页 |
2.3.3 区域物流网络 | 第28-29页 |
2.3.4 区域物流网络结构 | 第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京津冀公路物流网络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0-40页 |
3.1 京津冀公路物流网络现状分析 | 第30-36页 |
3.1.1 公路物流业 | 第30-31页 |
3.1.2 物流基地 | 第31-32页 |
3.1.3 产业布局 | 第32-33页 |
3.1.4 公路基础设施 | 第33页 |
3.1.5 公路体系 | 第33-36页 |
3.2 京津冀公路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2.1 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观念不强 | 第36页 |
3.2.2 公路物流网络缺乏统一规划 | 第36-37页 |
3.2.3 京津冀节点城市分工不明确,河北省缺少核心的公路物流节点 | 第37页 |
3.2.4 公路物流设施建设缺乏系统性,产业的功能定位重复 | 第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40页 |
第四章 京津冀轴辐式公路物流网络设计研究 | 第40-58页 |
4.1 京津冀轴辐式公路物流网络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5页 |
4.1.1 问题描述 | 第40-41页 |
4.1.2 基本假设 | 第41页 |
4.1.3 符号说明 | 第41页 |
4.1.4 模型的建立 | 第41-45页 |
4.2 数据来源分析和处理说明 | 第45-49页 |
4.3 京津冀轴辐式公路物流网络模型的求解 | 第49-56页 |
4.3.1 lingo的介绍 | 第49-50页 |
4.3.2 模型的求解 | 第50-54页 |
4.3.3 结果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4 构建的京津冀轴辐式公路物流网络所具备的优势 | 第56-57页 |
4.4.1 提升公路交通运输资源的利用率,降低京津冀公路物流运营成本 | 第56-57页 |
4.4.2 明确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,加速公路物流枢纽节点的建设 | 第57页 |
4.4.3 合理分配公路交通运输资源,实现区域内公路物流资源的整合 | 第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加快京津冀轴辐式公路物流网络建设的相关建议 | 第58-62页 |
5.1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,促进京津冀公路物流协调发展 | 第58页 |
5.2 加强枢纽节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通道建设 | 第58-59页 |
5.3 加快京津冀公路物流网络运作系统化 | 第59页 |
5.4 建立行之有效的公路物流协调发展机制 | 第59-60页 |
5.5 构建京津冀公路物流信息平台和公路物流信息网络系统,实现区域内公路物流信息共享 | 第60-61页 |
5.6 联合培养公路物流专业人才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62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