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轨列车再生制动的节能控制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电阻能耗型吸收装置 | 第10-11页 |
1.2.2 逆变回馈型吸收装置 | 第11-12页 |
1.2.3 蓄电池储能型吸收装置 | 第12页 |
1.2.4 飞轮储能型吸收装置 | 第12-13页 |
1.2.5 超级电容储能型吸收装置 | 第13页 |
1.2.6 各类吸收装置的比较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城轨交通牵引传动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| 第16-31页 |
2.1 列车制动能量的分析及仿真计算 | 第16-18页 |
2.2 牵引变电站建模与仿真 | 第18-20页 |
2.3 牵引电机控制策略 | 第20-27页 |
2.3.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3.2 坐标变换 | 第21-23页 |
2.3.3 SVPWM模块 | 第23-26页 |
2.3.4 永磁牵引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4 城轨列车运行状态建模和仿真 | 第27-30页 |
2.4.1 永磁牵引电机建模仿真 | 第27-28页 |
2.4.2 城轨牵引传动系统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超级电容储能阵列编组配置 | 第31-44页 |
3.1 超级电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31-32页 |
3.2 超级电容器特点和主要性能参数 | 第32-36页 |
3.2.1 超级电容的特点 | 第32-33页 |
3.2.2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典型应用 | 第33-36页 |
3.3 超级电容器组的结构设计 | 第36-39页 |
3.4 超级电容等效电路及充放电特性建模仿真 | 第39-41页 |
3.5 超级电容配置 | 第41-43页 |
3.5.1 能量约束法 | 第41-42页 |
3.5.2 功率约束法 | 第42-4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基于SCESS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控制系统 | 第44-66页 |
4.1 双向DC/DC变换器 | 第44-48页 |
4.1.1 DC/DC变换器拓扑结构 | 第44-46页 |
4.1.2 DC/DC变换器工作原理 | 第46-48页 |
4.2 双向DC/DC变换器参数选择 | 第48-50页 |
4.2.1 储能电感的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2.2 滤波电容、电感设计 | 第49-50页 |
4.3 双向DC/DC变换器的建模 | 第50-54页 |
4.3.1 Buck状态下的数学模型 | 第51-53页 |
4.3.2 Boost状态下的数学模型 | 第53-54页 |
4.4 双向DC/DC控制器的设计及建模仿真 | 第54-59页 |
4.4.1 电流内环设计 | 第54-56页 |
4.4.2 电压外环的设计 | 第56-57页 |
4.4.3 SCESS的建模和仿真 | 第57-59页 |
4.5 城轨再生制动的节能系统建模和仿真 | 第59-65页 |
4.5.1 再生制动节能控制系统整体模型 | 第60页 |
4.5.2 储能控制策略 | 第60-62页 |
4.5.3 结果分析与验证 | 第62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5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