膛内磁场信号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地磁探测模块在引信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弹载存储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2 弹药发射过程膛内磁场分析 | 第14-28页 |
2.1 弹药发射的物理过程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2 火炮膛内地磁场分析 | 第15-20页 |
2.2.1 地磁场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2.2 炮管磁屏蔽理论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2.3 炮管磁屏蔽仿真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3 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磁场分析 | 第20-27页 |
2.3.1 发射药燃烧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3.2 等离子体对磁场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2.3.3 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磁场测试实验 | 第23-25页 |
2.3.4 弹体膛内磁屏蔽仿真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地磁探测模块膛内磁场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| 第28-44页 |
3.1 基于叠加磁场的膛内磁场信号检测原理 | 第28页 |
3.2 叠加磁场产生原理 | 第28-30页 |
3.3 叠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场信号仿真 | 第30-36页 |
3.3.1 激励线圈仿真模型建立 | 第30-32页 |
3.3.2 引信地磁线圈感应电动势动态仿真 | 第32-33页 |
3.3.3 引信滤波放大电路仿真模型建立 | 第33-34页 |
3.3.4 Matlab与OrCAD联合仿真 | 第34-36页 |
3.4 叠加磁场中心时刻算法仿真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4.1 直接分析法 | 第37-39页 |
3.4.2 频率分析法 | 第39-40页 |
3.5 叠加磁场激励线圈参数优化 | 第40-43页 |
3.5.1 叠加磁场强度确定 | 第40-42页 |
3.5.2 激励电流选择 | 第42-4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4 膛内磁场信号弹载存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44-55页 |
4.1 弹载存储测试系统总体方案分析及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1.1 系统组成和功能描述 | 第44页 |
4.1.2 系统工作流程 | 第44-45页 |
4.2 弹载存储测试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| 第45-47页 |
4.2.1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| 第45页 |
4.2.2 存储电路设计 | 第45-46页 |
4.2.3 电源电路设计 | 第46-47页 |
4.3 弹载存储测试系统程序设计 | 第47-52页 |
4.3.1 总体软件设计流程 | 第47-48页 |
4.3.2 FRAM数据通信 | 第48-49页 |
4.3.3 AD采集与FRAM存储 | 第49-50页 |
4.3.4 USB通信接口 | 第50-51页 |
4.3.5 上位机数据读取分析软件 | 第51-52页 |
4.4 弹载存储测试系统实现 | 第52-54页 |
4.4.1 系统电路与引信电路连接 | 第52-53页 |
4.4.2 系统静态测试 | 第53-5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5 地磁探测模块膛内磁场信号应用研究 | 第55-66页 |
5.1 小口径自测速修正电子时间引信 | 第55-57页 |
5.2 弹丸出炮口时刻在电子时间引信中的应用分析 | 第57-58页 |
5.2.1 测量化学电池相对激活时间 | 第57-58页 |
5.2.2 为引信电路提供计时起点信息 | 第58页 |
5.3 地磁探测模块膛内磁场信号动态存储回收试验 | 第58-61页 |
5.3.1 激励线圈结构 | 第58-60页 |
5.3.2 试验方法与步骤 | 第60-61页 |
5.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| 第61-65页 |
5.4.1 弹丸出炮口时刻确定 | 第61-63页 |
5.4.2 化学电池相对激活时间测量 | 第63-64页 |
5.4.3 膛内磁场信号起点时刻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66-6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附录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