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广播、电视事业论文--编辑、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

叙事学视角下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释义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法制新闻与法治新闻概念的梳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叙事理论的发展与研究对象的扩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我国的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第16-17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方法第23-24页
第2章 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叙事分析第24-49页
    2.1 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的叙事语言第24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语言符号是信息的主要载体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非语言符号刺激观众接收潜在信息第31-34页
    2.2 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的叙事话语第34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通过叙事时间安排营造特殊叙事效果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使用叙事聚焦引导受众注意力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借助叙事主体影响叙事艺术效果第41-44页
    2.3 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的叙事模式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侦破式叙述设置悬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纠纷式叙述凸显情法理冲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观察式叙述用一手资料还原现场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演绎式叙述用艺术加工再现案情第47-49页
第3章 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叙事中存在的问题第49-57页
    3.1 真实再现的困境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运用影像资料的局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案件追述的局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案情再现与真实场景的冲突第50-51页
    3.2 叙事题材失之偏颇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同质化现象突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涉及刑事案件偏多第53-54页
    3.3 文学叙事泛滥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强调感性的故事忽视理性信息传递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情感宣泄过度存在滥情之嫌第54-56页
    3.4 专业话语乏力或缺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专家说“法”被隐形或被弱化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专业分析点评缺席或流于浅表第56-57页
第4章 以案说法类电视法治新闻叙事的完善策略第57-62页
    4.1 新闻叙事过程中谋求真实言说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利用声画符号还原真实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叙事文本须实事求是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后期剪辑要尊重逻辑真实第58页
    4.2 叙事题材应全面反映现实社会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案例避孤求广延伸视野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直面各方争议客观呈现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直击法治热点回应民众第59-60页
    4.3 回归新闻叙事本真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慎用装饰音乐把握叙事艺术的度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用专业话语叙事彰显法治内涵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隐性处理意识形态的宣教标签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力避渲染细节误导受众第61-62页
结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信公众平台中的失范行为及其治理研究
下一篇:融媒体时代下体验式新闻产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