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体育论文

高中田径课趣味性教学的实验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前言第10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田径运动的价值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促进田径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丰富学校体育教学,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符合高中生身心特点,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6 田径趣味性教学在高中推广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3页
2 文献综述第13-20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趣味性教学教学方法在中学阶段应用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田径趣味教学方法在高校应用的现状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国外田径趣味性教学的研究第18-20页
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0-26页
    3.1 研究对象第20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文献资料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问卷调查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访问调查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数理分析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实验研究法第22-26页
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6-42页
    4.1 高中田径课趣味田径的教学理论分析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田径趣味性教学法的概念探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田径趣味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田径趣味性教学的基本特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田径趣味性教学的创编原则、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4.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学生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学生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4.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学生测试结果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纵向比较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纵向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4.4 学生主观态度的调查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学生对体育课的基本态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学生对对自我的认知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学生对课堂氛围的评价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学生课外锻炼习惯的比较第39-40页
    4.5 教学之后的反思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田径课趣味性教学应注重技能教学和心理体现相结合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田径趣味性教学应注意男女生差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规范比赛秩序和课堂组织形式第41-42页
5 结论与建议第42-43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2页
    5.2 建议第42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附录第46-59页
个人简历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生学习风格及其管理策略研究--以一所湘西南农村中学为个案
下一篇:元认知策略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--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