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 前言 | 第10页 |
2 软物质物理理论 | 第10-12页 |
3 T型两亲性高分子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计算机模拟方法 | 第16-26页 |
1 计算机模拟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| 第16-18页 |
2 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理论 | 第18-22页 |
2.1 DPD方法的概述 | 第18-20页 |
2.2 改进的Velocity-Verlet算法 | 第20-21页 |
2.3 周期性边界条件与最小镜像理论 | 第21-22页 |
3 模拟软件LAM MPS以及观察软件VMD的简介 | 第22-23页 |
4 T型两亲性高分子的粗粒化模型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T型两亲性高分子在低浓度选择性溶液中的自组装 | 第26-38页 |
1 引言 | 第26页 |
2 参数设置 | 第26-27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5页 |
3.1 低浓度时T型两亲性高分子的自组装微相结构 | 第27-30页 |
3.2 低浓度时T型两亲性高分子的相图 | 第30-33页 |
3.3 球形胶束和柱状胶束的直径随NSB珠粒而变化 | 第33-35页 |
3.4 穿孔层状相的动力学过程 | 第35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T型两亲性高分子在高浓度选择性溶液中的自组装 | 第38-46页 |
1 引言 | 第38页 |
2 参数设置 | 第38-39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3页 |
3.1 高浓度时T型两亲性高分子的自组装微相结构 | 第39-40页 |
3.2 高浓度时T型两亲性高分子的相图 | 第40-41页 |
3.3 层状相的动力学演化过程 | 第41-42页 |
3.4 T型两亲性高分子层状相的序参量 | 第42-43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43-4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1. 总结 | 第46页 |
2. 展望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