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测绘学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

万源市县域生态保护红线RS和GIS划定方法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GIS和RS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与成果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第15-17页
第2章 基础数据与数据处理第17-21页
    2.1 数据来源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数据处理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时相与波段的选择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几何校正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影像拼接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增强处理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3章 研究区概况第21-29页
    3.1 自然资源概况第21-25页
    3.2 社会经济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 3.3 研究区生态环境及保护现状第26-27页
    3.4 存在的环境问题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洪涝灾害频发,水土流失严重,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第27页
    3.5 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4章 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第29-69页
    4.1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第2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精度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第51-52页
    4.2 生态环境敏感性模型构建及敏感性评估第52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水土流失环境敏感性评估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质灾害敏感性模型构建及评估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第66-6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5章 生态保护红线识别与划定第69-75页
    5.1 万源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识别第69页
    5.2 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第69-70页
    5.3 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第70-71页
    5.4 生态保护红线叠加分析第71页
    5.5 万源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第71-72页
    5.6 传统生态评价法和万源市县级红线对比第72-73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结论第75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模块化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若干问题研究
下一篇:基于信号放大策略构建的疾病标志物的传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