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军事论文--中国军事论文--军事制度论文--兵役制度、兵役法论文

人岗匹配理论及其在征兵工作中的应用

表目录第1-8页
图目录第8-9页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状况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 ·基本思路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9-21页
第二章 征兵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1-27页
   ·我国的兵役制度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新中国兵役制度发展过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我国兵役制度主要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·征兵工作的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·目前征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-26页
   ·运用人岗匹配理论解决兵员评价与分配问题的可行性第26-27页
第三章 人岗匹配理论第27-44页
   ·人岗匹配含义第27页
   ·能岗匹配理论第27-35页
     ·特性——因素论第28页
     ·人格——类型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能岗匹配的基本原则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能岗匹配模型第32-35页
   ·胜任力理论第35-41页
     ·胜任力的含义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胜任力的界定第36-39页
     ·胜任力模型第39-41页
   ·能岗匹配理论与胜任力理论的比较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能岗匹配与人力资源管理第41页
     ·胜任力模型与人力资源管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胜任力模型与职务分析的比较第42页
     ·胜任力模型与职务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互补作用第42-44页
第四章 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实例第44-62页
   ·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·胜任力模型构建步骤第45-47页
     ·明确绩效标准第45页
     ·选择效表样本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收集胜任特征数据资料第46页
     ·分析数据建立模型第46页
     ·验证胜任力模型第46-47页
   ·军队驾驶员胜任力模型构建实例第47-62页
     ·信息收集和准备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军队驾驶员胜任特征问卷(初试)的编制及初试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模型开发阶段第49-61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验证阶段第61-62页
第五章 胜任力模型在征兵工作中的应用第62-72页
   ·胜任力模型在兵员征集和管理中的意义第62-64页
     ·优化兵员评价方法,为兵员征集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提高部队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第63-64页
   ·胜任力测评方法第64-66页
     ·评价中心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能力测试第65-66页
     ·人格测评第66页
   ·基于模糊主客观综合评价的胜任力评估第66-68页
     ·主观评价指标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客观评价指标第67页
     ·模糊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第67-68页
   ·胜任力测评实例第68-70页
   ·用胜任力模型选拔兵员应注意的问题第70-72页
第六章 总结和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贡献第72页
   ·下一步的工作第72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8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8-79页
附录第79-87页
 附录一:《红旗车驾驶员评定条件》第79-80页
 附录二:军队驾驶员胜任特征开放式调查问卷第80-82页
  第一部分第80页
  第二部分第80-81页
  第三部分第81-82页
 附录三:军队驾驶员胜任特征问卷(初试)第82-85页
 附录四:军队驾驶员胜任特征问卷第85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舆论宣传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