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案例教学法”在初中法律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论 | 第10-2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(一)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(一)案例教学法的历史探究 | 第12-13页 |
(二)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| 第13-14页 |
(三)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| 第14-15页 |
(四)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反思 | 第15-16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6页 |
四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(一)文献研究法 | 第17-18页 |
(二)行动研究法 | 第18页 |
(三)个案研究法 | 第18页 |
(四)比较研究法 | 第18页 |
六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第一章 “案例教学法”在初中法律知识教学中的意义 | 第20-30页 |
一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律知识概述 | 第20-24页 |
(一)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总体结构 | 第20-21页 |
(二)初中法律知识的内容与特点 | 第21-24页 |
(三)初中法律知识的教学目标 | 第24页 |
二、初中法律知识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剖析 | 第24-27页 |
(一)讲授法 | 第24-25页 |
(二)探究式教学法 | 第25-26页 |
(三)思维导图教学法 | 第26页 |
(四)辩论式教学法 | 第26-27页 |
三、“案例教学法”在初中法律知识教学中的价值 | 第27-30页 |
(一)契合初中法律知识的特点 | 第27页 |
(二)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| 第27-28页 |
(三)能充分实现教学目标 | 第28-29页 |
(四)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技能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初中法律知识课“案例教学法”的课前准备 | 第30-38页 |
一、课前准备的要点 | 第30-33页 |
(一)课前准备的意义 | 第30页 |
(二)课前准备的原则 | 第30-31页 |
(三)课前准备的要求 | 第31-32页 |
(四)课前准备的任务 | 第32-33页 |
二、教师的课前准备 | 第33-36页 |
(一)案例的选定 | 第33-35页 |
(二)相关讨论问题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三、学生的课前准备 | 第36-38页 |
(一)对教学内容的初步熟悉 | 第36-37页 |
(二)参与课堂的准备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初中法律知识课“案例教学法”的课堂运用 | 第38-46页 |
一、向学生展示案例阶段 | 第38-39页 |
(一)文字说明或口述 | 第39页 |
(二)视频播放 | 第39页 |
(三)小品还原 | 第39页 |
二、学生交流讨论阶段 | 第39-41页 |
(一)学生讨论问题 | 第39-40页 |
(二)学生回答问题 | 第40-41页 |
三、教师的总结归纳阶段 | 第41-43页 |
(一)总结归纳教学的重难点 | 第41-42页 |
(二)重点分析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 | 第42页 |
(三)概括所反映的法律知识原理 | 第42-43页 |
四、课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| 第43-46页 |
(一)时间分配 | 第43页 |
(二)小组讨论的组织和管理 | 第43-44页 |
(三)教师的引导和作用 | 第44页 |
(四)关注动态生成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初中法律知识课“案例教学法”的课后反思 | 第46-53页 |
一、课前准备反思 | 第46-49页 |
(一)反思案例的选择 | 第46-48页 |
(二)反思问题的设置 | 第48-49页 |
二、课中运用反思 | 第49-53页 |
(一)展现案例的反思 | 第49-50页 |
(二)讨论交流的效果反思 | 第50-51页 |
(三)归纳总结的反思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初中法律知识课“案例教学法”的效果评价 | 第53-61页 |
一、“案例教学法”的优点 | 第53-54页 |
(一)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| 第53页 |
(二)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| 第53-54页 |
(三)缩短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差距 | 第54页 |
二、“案例教学法”存在的一些问题 | 第54-57页 |
(一)教师方面的问题 | 第54-55页 |
(二)学生方面的问题 | 第55-56页 |
(三)学校方面的问题 | 第56-57页 |
(四)教学方法自身的问题 | 第57页 |
三、完善“案例教学法”的应用 | 第57-61页 |
(一)加大学校的支持力度 | 第57-58页 |
(二)提高教师的运用水平 | 第58-59页 |
(三)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| 第59-61页 |
结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