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一、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理论概述 | 第12-17页 |
(一) 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 | 第12-14页 |
1、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| 第12-13页 |
2、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(二) 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建设 | 第14-15页 |
1、校本课程建设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2、校本课程建设的特点 | 第15页 |
(三) 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关系 | 第15-17页 |
二、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(一)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现实依据 | 第17-18页 |
1、依据国家基础教育“三级课程”管理要求 | 第17页 |
2、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“三贴近”原则 | 第17-18页 |
3、依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理论 | 第18页 |
(二)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1、人本主义理论 | 第18-19页 |
2、建构主义认识论的理论 | 第19页 |
3、后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 | 第19-21页 |
三、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意义、原则和要求 | 第21-28页 |
(一)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意义 | 第21-24页 |
1、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| 第21-22页 |
2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| 第22页 |
3、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 | 第22-23页 |
4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学校课程体系 | 第23-24页 |
(二)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原则 | 第24-26页 |
1、互补性原则 | 第25页 |
2、特色性原则 | 第25页 |
3、多样性原则 | 第25-26页 |
4、可行性原则 | 第26页 |
(三)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要求 | 第26-28页 |
1、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| 第26-27页 |
2、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 | 第27-28页 |
四、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 | 第28-38页 |
(一) 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| 第28-31页 |
1、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资源分析 | 第28-30页 |
2、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 | 第30-31页 |
(二) 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 | 第31-38页 |
1、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 | 第31-33页 |
2、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内容设计与教材撰写 | 第33-35页 |
3、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活动设计与承载形式 | 第35-38页 |
五、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评价 | 第38-43页 |
(一)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| 第38-39页 |
1、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评价 | 第38-39页 |
2、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评价 | 第39页 |
(二) 校本课程建设的评价 | 第39-40页 |
1、校本课程构成要素评价 | 第39页 |
2、校本课程的内容评价 | 第39-40页 |
3、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评价 | 第40页 |
(三) 校本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| 第40-43页 |
1、教师校本课程的成果评价 | 第41页 |
2、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评价 | 第41页 |
3、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评价 | 第41页 |
4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| 第41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注释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