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8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QS农药有限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 | 第21-33页 |
2.1 QS农药公司简介 | 第21-25页 |
2.1.1 QS公司存货现状 | 第21-23页 |
2.1.2 QS公司存货组织架构图 | 第23-25页 |
2.2 QS公司存货管理流程 | 第25-29页 |
2.2.1 存货采购流程 | 第26-27页 |
2.2.2 存货验收入库流程 | 第27-28页 |
2.2.3 存货仓储管理流程 | 第28页 |
2.2.4 存货出库流程 | 第28-29页 |
2.2.5 存货盘点流程 | 第29页 |
2.3 QS公司关于存货内部控制的财务指标分析 | 第29-32页 |
2.3.1 存货总资产比重对比分析 | 第30页 |
2.3.2 存货周转率对比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3.3 销售毛利率对比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3.4 QS公司关于存货内部控制财务指标的分析结论 | 第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QS公司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3-42页 |
3.1 存货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| 第33-34页 |
3.1.1 企业文化建设不全面 | 第33页 |
3.1.2 激励机制不到位 | 第33-34页 |
3.2 存货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监督的建设不完善 | 第34-35页 |
3.2.1 风险意识薄弱 | 第34页 |
3.2.2 控制目标未随外部风险变化而调整 | 第34页 |
3.2.3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| 第34-35页 |
3.2.4 缺乏轮岗制度 | 第35页 |
3.3 存货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 | 第35-37页 |
3.3.1 企业存货采购流程不科学 | 第35-36页 |
3.3.2 验收入库程序执行不严格 | 第36页 |
3.3.3 企业存货保管分类不合理 | 第36-37页 |
3.3.4 企业存货盘点存在漏洞 | 第37页 |
3.4 信息与沟通环节有漏洞 | 第37-41页 |
3.4.1 信息系统不健全 | 第37-38页 |
3.4.2 采用财务软件的核算方式不灵活 | 第38-40页 |
3.4.3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中部门缺乏沟通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QS农药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| 第42-50页 |
4.1 加强存货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| 第42-43页 |
4.1.1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| 第42页 |
4.1.2 建立KPI考核制度 | 第42-43页 |
4.2 完善风险评估与监督的建设 | 第43-45页 |
4.2.1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| 第43页 |
4.2.2 注重外部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内控目标 | 第43-44页 |
4.2.3 制定风险评估体系 | 第44页 |
4.2.4 实行重要岗位轮岗制度 | 第44-45页 |
4.3 优化存货内部控制活动 | 第45-48页 |
4.3.1 制定科学的审批制度 | 第45-46页 |
4.3.2 存货验收入库环节改进措施 | 第46页 |
4.3.3 存货的保管环节改进措施 | 第46-47页 |
4.3.4 存货的盘点环节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| 第47-48页 |
4.4 建立信息与沟通机制 | 第48-49页 |
4.4.1 构建在线存货管理系统 | 第48页 |
4.4.2 灵活应用财务核算软件 | 第48页 |
4.4.3 增强存货内部控制中各部门的交流 | 第48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