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标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的目标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1.3.1 视觉文化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.2 二维动画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.3.3 美术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3.4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| 第21-22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1.5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6-38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6-28页 |
2.1.1 视觉文化相关概念 | 第26-27页 |
2.1.2 美术教学片相关概念 | 第27页 |
2.1.3 幼儿美术教育相关概念 | 第27-28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8-33页 |
2.2.1 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 | 第28-30页 |
2.2.2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2.3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 | 第31-33页 |
2.3 幼儿(3-6岁)认知特征分析 | 第33-37页 |
2.3.1 幼儿视觉认知的生理机制 | 第33-35页 |
2.3.2 幼儿视觉认知的心理机制 | 第35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视觉文化视域下幼儿美术教学片的设计与开发 | 第38-58页 |
3.1 视觉文化视域下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定位与特点 | 第38-41页 |
3.1.1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定位 | 第38-39页 |
3.1.2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3.1.3 需求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2 设计阶段 | 第41-47页 |
3.2.1 设计理念 | 第41-43页 |
3.2.2 设计原则 | 第43-45页 |
3.2.3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剧本创作与素材准备 | 第45-46页 |
3.2.4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总体设计框架与流程 | 第46-47页 |
3.3 开发阶段 | 第47-57页 |
3.3.1 动画开发工具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3.2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开发 | 第48-55页 |
3.3.3 幼儿美术教学片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| 第55-5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视觉文化视域下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实施与评价分析 | 第58-67页 |
4.1 《添画涂色》教学片的实施 | 第58-64页 |
4.1.1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实施原则 | 第58-59页 |
4.1.2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实施过程 | 第59-60页 |
4.1.3 幼儿美术教学片的实施效果与评价 | 第60-64页 |
4.2 视觉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| 第64-65页 |
4.2.1 处理好教育者“活动准备”与“课件制作”之间的关系 | 第64页 |
4.2.2 处理好受教育者“视觉加工”与“教学活动”之间的关系 | 第64-65页 |
4.2.3 处理好“视觉媒体”与其它“教育手段”之间的关系 | 第65页 |
4.3 视觉文化视域下幼儿美术教学片的支持与反思 | 第65-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结论 | 第67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附录1 | 第73-75页 |
附录2 | 第75-76页 |
附录3 | 第76-77页 |
附录4 | 第77-78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