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·跨国并购 | 第13-14页 |
·跨国并购风险 | 第14页 |
·资源型企业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 跨国并购及其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4页 |
·跨国并购相关理论 | 第17-20页 |
·企业并购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0-24页 |
·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| 第20-22页 |
·跨国并购风险管理流程 | 第22-24页 |
3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识别 | 第24-36页 |
·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、特点及动机 | 第24-29页 |
·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 | 第26-29页 |
·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因素识别 | 第29-36页 |
·准备阶段风险识别 | 第30-32页 |
·谈判与交易阶段风险识别 | 第32-34页 |
·整合阶段风险识别 | 第34-36页 |
4 基于AHP-GRAP模型的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测度 | 第36-44页 |
·模型引入 | 第36-38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36-37页 |
·灰关联分析法 | 第37页 |
·AHP-GRAP风险评价模型 | 第37-38页 |
·AHP-GRAP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| 第38-44页 |
·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| 第38-39页 |
·构造判断矩阵 | 第39-40页 |
·判断矩阵特征根与特征向量的求解与检验 | 第40-42页 |
·构建跨国并购风险矩阵 | 第42页 |
·求解灰关联系数和灰关联度 | 第42-44页 |
5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| 第44-51页 |
·增强对政治法律风险的应变能力 | 第44-46页 |
·购买投资保险 | 第44页 |
·与第三方建立并购联合体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对东道国政府和媒体的公关 | 第45页 |
·注重对东道国法律政策的学习 | 第45-46页 |
·重视对决策风险的控制" | 第46-47页 |
·制定合适的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| 第46页 |
·利用期权理论灵活决策 | 第46-47页 |
·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| 第47页 |
·加强对金融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| 第47-49页 |
·多渠道融资防范支付风险 | 第48页 |
·科学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| 第48-49页 |
·合理运用衍生工具防范汇率风险 | 第49页 |
·提高整合风险的防范能力 | 第49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后记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