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可信认证与授权技术面临的挑战 | 第18-19页 |
1.4 形式化方法 | 第19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6 本文的章节安排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相关工作综述 | 第21-31页 |
2.1 可信认证机制及安全性验证问题 | 第21-24页 |
2.2 授权机制及安全性问题 | 第24-25页 |
2.3 形式化验证研究 | 第25-30页 |
2.3.1 形式化验证方法 | 第25页 |
2.3.2 形式化自动化工具 | 第25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面向可选择披露的可信属性认证系统的形式化建模 | 第31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31-32页 |
3.2 可选择披露的可信属性认证系统的形式化模型 | 第32-36页 |
3.2.1 模型定义 | 第32-35页 |
3.2.2 语法定义 | 第35页 |
3.2.3 安全特征描述 | 第35-36页 |
3.3 模型的结构等价规则 | 第36页 |
3.4 模型的操作语义 | 第36-37页 |
3.5 模型抽象描述 | 第37-50页 |
3.5.1 抽象属性 | 第38-40页 |
3.5.2 抽象通道 | 第40页 |
3.5.3 抽象实体 | 第40-45页 |
3.5.4 抽象实体交互 | 第45-50页 |
3.6 安全特征的形式化建模 | 第50-52页 |
3.6.1 攻击者模型 | 第50-51页 |
3.6.2 安全特征模型 | 第51-5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面向可选择披露的可信协议的形式化验证 | 第53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4.2 U-Prove协议描述 | 第54-56页 |
4.3 基于应用Pi演算的协议形式化分析 | 第56-64页 |
4.3.1 属性分析 | 第57页 |
4.3.2 通道分析 | 第57页 |
4.3.3 实体分析 | 第57-62页 |
4.3.4 协议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4 协议的安全特征分析 | 第64-68页 |
4.4.1 攻击者能力分析 | 第64页 |
4.4.2 安全特征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面向授权协议中安全客户端注册的形式化研究 | 第69-85页 |
5.1 引言 | 第69-70页 |
5.2 客户端动态注册协议描述 | 第70-71页 |
5.3 基于应用Pi演算的客户端动态注册协议形式化分析 | 第71-74页 |
5.3.1 协议通道模型 | 第71页 |
5.3.2 实体分析 | 第71-73页 |
5.3.3 主进程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4 协议的安全特征分析 | 第74-77页 |
5.4.1 攻击者能力分析 | 第74-75页 |
5.4.2 安全特征分析 | 第75-76页 |
5.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6-77页 |
5.5 改进的安全客户端动态注册模型 | 第77-78页 |
5.5.1 攻击者模型 | 第77页 |
5.5.2 安全保护机制 | 第77-78页 |
5.6 改进的安全客户端动态注册的形式化建模 | 第78-84页 |
5.6.1 基于应用Pi演算的改进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6.2 改进协议的安全特征分析 | 第80-82页 |
5.6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2-84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6.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总结 | 第85-86页 |
6.2 未来展望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