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2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1-47页 |
·概述 | 第21页 |
·胶原 | 第21-26页 |
·胶原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胶原和胶原蛋白链的命名 | 第22页 |
·胶原的分类及组织分布 | 第22-23页 |
·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| 第24-25页 |
·胶原蛋白的物理性质 | 第25-26页 |
·Ⅱ型胶原和Ⅱ型胶原蛋白 | 第26-31页 |
·Ⅱ型胶原的分布 | 第26页 |
·Ⅱ型胶原的基因组成和多肽结构 | 第26-27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 | 第27-31页 |
·类风湿性关节炎与Th1/Th2细胞平衡 | 第31-38页 |
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| 第31页 |
·类风湿性关节炎与Th1/Th2细胞平衡 | 第31-35页 |
·类风湿·性关节炎治疗中细胞因子与信号转导途径的联系 | 第35-38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| 第38-43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 | 第38-40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用于血清抗Ⅱ型胶原蛋白抗体的检测 | 第40-41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防治关节炎的研究 | 第41-43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研究中的存在问题 | 第43-44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和生物学特性 | 第43-44页 |
·血清抗Ⅱ型胶原蛋白抗体的检测 | 第44页 |
·口服CⅡ对RA的防治机制与效果 | 第44页 |
·本课题的立题意义 | 第44-47页 |
第二章 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| 第47-55页 |
·实验仪器和材料 | 第47-4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7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47-48页 |
·主要溶液配制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 | 第49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| 第49-50页 |
·SDS-PAGE电泳检测 | 第50页 |
·结果 | 第50-52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 | 第50-52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的纯化 | 第52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亚基分子量的测定 | 第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5页 |
第三章 Ⅱ型胶原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| 第55-67页 |
·实验仪器和材料 | 第55-5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5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55-56页 |
·免疫用动物 | 第56页 |
·主要溶液配制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和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制备 | 第57页 |
·羊血清的采集与处理 | 第57页 |
·兔抗Ⅱ型胶原蛋白抗血清的制备与标本采集 | 第57-58页 |
·血清抗Ⅱ型胶原蛋白抗体及其效价的检测 | 第58页 |
·SDS-PAGE和免疫印迹检测 | 第58页 |
·氨基酸成分分析 | 第58页 |
·吸收光谱测定 | 第58页 |
·等电点的测定 | 第58-59页 |
·增比黏度测定 | 第59页 |
·结果 | 第59-65页 |
·CⅡ的提取与纯化 | 第59页 |
·兔抗鸡Ⅱ型胶原蛋白抗体产生情况 | 第59-61页 |
·CⅡ和D-CⅡ免疫印迹结果 | 第61页 |
·CⅡ氨基酸成分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CⅡ吸收光谱分析 | 第62页 |
·CⅡ等电点测定 | 第62-63页 |
·CⅡ溶液的增比黏度 | 第63-65页 |
·讨论 | 第65-67页 |
第四章 血清抗Ⅱ型胶原蛋白抗体检测法的建立与应用 | 第67-75页 |
·实验仪器和材料 | 第67-6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67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67页 |
·主要溶液配制 | 第67-6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8-69页 |
·CⅡ的提取与纯化 | 第68页 |
·羊血清的采集与处理 | 第68页 |
·标本来源 | 第68页 |
·血清抗Ⅱ型胶原蛋白抗体检测法的建立与条件优化 | 第68-69页 |
·结果统计分析 | 第69页 |
·结果 | 第69-72页 |
·ELISA法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蛋白抗体的最适条件 | 第69-70页 |
·RA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抗Ⅱ型胶原蛋白抗体检测 | 第70-72页 |
·讨论 | 第72-75页 |
第五章 消化酶对Ⅱ型胶原蛋白作用的体内外研究 | 第75-87页 |
·实验仪器和材料 | 第75-7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75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75页 |
·主要溶液配制 | 第75-7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6-77页 |
·天然Ⅱ型胶原蛋白和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制备 | 第76页 |
·溶液酸碱度与Ⅱ型胶原蛋白溶解性的测定 | 第76页 |
·兔抗鸡Ⅱ型胶原蛋白抗血清的制备 | 第76页 |
·在体外消化酶对Ⅱ型胶原蛋白的作用条件 | 第76页 |
·胃肠道对Ⅱ型胶原蛋白和变性Ⅱ型胶原蛋白的作用 | 第76-77页 |
·SDS-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 | 第77页 |
·结果 | 第77-83页 |
·N-CⅡ和D-CⅡ免疫印迹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溶液pH与Ⅱ型胶原蛋白溶解性 | 第78页 |
·在体外消化酶对Ⅱ型胶原蛋白的作用 | 第78-81页 |
·在体内胃、肠道消化酶对Ⅱ型胶原蛋白的作用 | 第81-83页 |
·讨论 | 第83-87页 |
第六章 口服Ⅱ型胶原蛋白对血清抗体和派氏集合淋巴结 | 第87-101页 |
·实验仪器和材料 | 第87-8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87-88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88-89页 |
·主要溶液配制 | 第8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89-93页 |
·Ⅱ型胶原蛋白的制备 | 第89-90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| 第90页 |
·羊血清的采集与处理 | 第90页 |
·血清特异性抗CⅡ抗体的检测 | 第90页 |
·PP结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荧光实时定量RT-PCR检测 | 第90-93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93页 |
·结果 | 第93-99页 |
·口服CⅡ后PP结的形态变化 | 第93-94页 |
·口服CⅡ对血清特异性抗CⅡ抗体水平的影响 | 第94-96页 |
·口服CⅡ和CⅡ、佐剂免疫对PP结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 | 第96-99页 |
·讨论 | 第99-101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-115页 |
读博期间发表论文、参加课题 | 第115-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