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光致变色现象简介 | 第9页 |
1.2 偶氮苯化合物简介 | 第9-10页 |
1.3 偶氮苯化合物的异构化反应机理 | 第10-11页 |
1.3.1 偶氮苯的属性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3.2 偶氮苯的异构化途径 | 第11页 |
1.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| 第13-27页 |
2.1 薛定谔方程 | 第13-14页 |
2.2 密度泛函理论(DFT) | 第14-18页 |
2.2.1 Thomas-Fermi模型 | 第15页 |
2.2.2 Hohenberg-Kohn定理 | 第15-16页 |
2.2.3 Kohn-Sham方程 | 第16-18页 |
2.3 组态相互作用 | 第18-20页 |
2.4 基组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2.5 过渡态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5.1 传统过渡态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5.2 变分过渡态理论 | 第22页 |
2.5.3 RRKM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5.4 量子隧穿效应 | 第23-24页 |
2.6 溶剂效应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理论研究氟取代偶氮苯衍生物热致顺反异构化的反应机理 | 第27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27-29页 |
3.2 计算细节 | 第29-3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45页 |
3.3.1 吸收性质 | 第32-37页 |
3.3.2 顺式异构体的热稳定性 | 第37-45页 |
3.4 结束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3页 |
附录 | 第53-70页 |
个人简历、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