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荧光素Hg2+及OCl-有机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3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有机荧光探针概述第11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机荧光探针介绍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机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机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第12-19页
    1.3 荧光素及其衍生物简介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荧光素类染料的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荧光素类探针的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1.4 荧光素类汞离子荧光探针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汞离子探针研究背景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荧光素类汞离子传感机理介绍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小结第26页
    1.5 荧光素类次氯酸荧光探针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次氯酸探针研究背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荧光素类次氯酸传感机理介绍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小结第32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第32-34页
第二章 基于荧光素硫代酰肼的Hg~(2+)探针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第34-5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4-35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和测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机理图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合成方法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.1 荧光素酰肼的合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.2 硫代荧光素酰肼(FL)的合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.3 化合物FLS2的合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.4 化合物FLSH的合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.5 化合物FLSN的合成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.6 化合物FLSQ的合成第38-39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荧光探针结构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Hg~(2+)对探针FLS2和FLSH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Hg~(2+)对探针FLS2和FLSH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探针FLS2和FLSH对Hg~(2+)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pH对探针FLS2和FLSH的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探针FLS2和FLSH对Hg~(2+)的响应时间和可逆性测试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荧光探针FLS2和FLSH的Job's plot曲线和络合常数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识别机理的研究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探针FLS2和FLSH的细胞成像实验第50-5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三章 一种针对Hg~(2+)的水溶性荧光素类衍生物探针的合成及其应用第53-6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和测试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探针FLHA的合成第54-55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Hg~(2+)对探针FLHA的紫外吸收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Hg~(2+)对探针FLHA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探针FLHA对Hg~(2+)的选择性和竞争性研究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pH值对探针FLHA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探针FLHA对Hg~(2+)的响应时间的测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探针FLHA的Job’splot工作曲线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探针FLHA对Hg~(2+)识别机理的探究第60-6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 基于荧光素/香豆素的次氯酸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62-7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2-63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和测试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合成方法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.1 化合物2的合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.2 化合物3的合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.3 化合物4的合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.4 探针FLNC的合成第65-6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OCl~-对探针分子FLNC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OCl~-对探针分子FLNC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探针FLNC对OCl~-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实验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pH值对探针FLNC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探针FLNC对OCl~-响应时间的测定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探针FLNC对OCl~-响应机理的研究第72-7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五章 结论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8页
附录第88-99页
作者简介第99-100页
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-101页
致谢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理论研究氟取代偶氮苯衍生物热致顺反异构化的反应机理
下一篇:可见光催化在吡咯并[2,1-a]异喹啉膦酸酯合成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