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3页 |
1.2 高熵合金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1.2.1 定义 | 第13-15页 |
1.3 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3.1 微观组织 | 第15页 |
1.3.2 性能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4 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1 真空电弧炉熔铸 | 第16-17页 |
1.4.2 机械合金化制备 | 第17页 |
1.4.3 薄膜制备 | 第17页 |
1.4.4 快速凝固制备 | 第17页 |
1.5 高熵合金多组元的四大效应 | 第17-20页 |
1.5.1 高熵效应 | 第18页 |
1.5.2 严重晶格畸变效应 | 第18-19页 |
1.5.3 缓慢扩散效应 | 第19页 |
1.5.4 鸡尾酒效应 | 第19-20页 |
1.6 高熵合金的应用领域 | 第20-22页 |
1.6.1 高速切削刀具 | 第20-21页 |
1.6.2 工具钢和模具钢 | 第21页 |
1.6.3 高楼耐火骨架 | 第21页 |
1.6.4 涡轮叶片 | 第21页 |
1.6.5 耐蚀高强度材料 | 第21页 |
1.6.6 电子器件、通讯领域 | 第21-22页 |
1.6.7 制备非晶态高熵合金 | 第22页 |
1.6.8 其它 | 第22页 |
1.7 高熵合金的成分选择 | 第22页 |
1.8 热处理工艺在高熵合金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9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高熵合金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| 第25-35页 |
2.1 实验方案及元素参数 | 第25-26页 |
2.1.1 实验方案 | 第25-26页 |
2.1.2 元素参数 | 第26页 |
2.2 合金的制备 | 第26-30页 |
2.2.1 配料 | 第26-27页 |
2.2.2 电弧熔铸 | 第27-29页 |
2.2.3 合金的热处理 | 第29-30页 |
2.2.3.1 热处理设备 | 第29页 |
2.2.3.2 热处理步骤 | 第29-30页 |
2.3 热力学计算理论及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3.1 Thermo-Calc软件 | 第30页 |
2.3.2 Thermo-Calc软件中所用的模块 | 第30-31页 |
2.3.3 Thermo-Calc软件中所用的数据库 | 第31-32页 |
2.4 检测方法 | 第32-35页 |
2.4.1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32页 |
2.4.2 金相组织(OM) | 第32页 |
2.4.3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32-33页 |
2.4.4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33页 |
2.4.5 压缩性能测试 | 第33页 |
2.4.6 显微硬度测试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FeCoNiAl_(0.5)CrMo_x系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、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| 第35-97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FeCoNiAl_(0.5)CrMo_x系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 | 第35-43页 |
3.3 热处理对FeCoNiAl_(0.5)CrMo_x系高熵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| 第43-94页 |
3.3.1 结构分析 | 第43-47页 |
3.3.2 微观组织分析 | 第47-87页 |
3.3.3 压缩性能分析 | 第87-90页 |
3.3.4 断口分析 | 第90-93页 |
3.3.5 硬度分析 | 第93-9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94-97页 |
第4章 FeCoNiCrAl系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研究 | 第97-109页 |
4.1 FeCoNiAl_xCr系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 | 第97-105页 |
4.2 FeCoNiAlCr系高熵合金热力学相平衡计算 | 第105-10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第5章 FexCoNiCrAl系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研究 | 第109-115页 |
5.1 引言 | 第109页 |
5.2 FexCoNiCuCr系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 | 第109-11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14-115页 |
第6章 总结 | 第115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3页 |
致谢 | 第123-12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