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多轴疲劳分析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副车架疲劳的疲劳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副车架疲劳的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.1 选题的目的 | 第12页 |
1.3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5 课题研究方案 | 第14-16页 |
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16-19页 |
2.1 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16-17页 |
2.2 单元类型 | 第17页 |
2.3 材料属性 | 第17-18页 |
2.4 网格划分 | 第18-19页 |
3 静力学分析 | 第19-30页 |
3.1 结构线性静力分析理论 | 第19-20页 |
3.2 ANSYS 软件 | 第20-21页 |
3.3 边界条件 | 第21页 |
3.4 载荷计算 | 第21-23页 |
3.5 典型工况 | 第23-25页 |
3.6 结果分析 | 第25-30页 |
4 整车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| 第30-45页 |
4.1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| 第30-31页 |
4.2 副车架载荷谱的获取方法 | 第31页 |
4.3 ADAMS/Car 软件 | 第31-32页 |
4.4 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2-41页 |
4.4.1 悬架模板 | 第33-35页 |
4.4.2 转向模板 | 第35-36页 |
4.4.3 轮胎模板 | 第36-37页 |
4.4.4 动力总成模板 | 第37-38页 |
4.4.5 制动模板 | 第38页 |
4.4.6 驾驶室模板 | 第38页 |
4.4.7 车身模板 | 第38-39页 |
4.4.8 整车模型的装配 | 第39-40页 |
4.4.9 道路模型 | 第40-41页 |
4.5 整车仿真 | 第41页 |
4.6 仿真结果 | 第41-45页 |
5 搅拌车副车架多轴疲劳分析 | 第45-59页 |
5.1 多轴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 | 第45-51页 |
5.1.1 疲劳类型的确定 | 第45页 |
5.1.2 载荷的处理 | 第45-47页 |
5.1.3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| 第47-48页 |
5.1.4 多轴疲劳损伤模型 | 第48-51页 |
5.2 ANSYS FE-SAFE 软件 | 第51-52页 |
5.3 副车架多轴疲劳寿命计算 | 第52-55页 |
5.3.1 多轴疲劳计算流程 | 第52-53页 |
5.3.2 副车架多轴疲劳寿命计算 | 第53-54页 |
5.3.3 疲劳薄弱部分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4 搅拌车副车架疲劳影响因素 | 第55-57页 |
5.5 疲劳分析结果验证 | 第57-58页 |
5.6 制造工艺优化建议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