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时期上海女性主动离婚问题研究(1912-1937)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(一)缘起与意义 | 第11页 |
| (二)学术史回顾 | 第11-17页 |
| 1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| 2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(三)研究材料和方法 | 第17页 |
| 1.研究材料 | 第17页 |
| 2.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(四)概念、时间与区域界定 | 第17-19页 |
| 一、民国时期上海女性主动离婚社会背景 | 第19-34页 |
| (一)男女平等观、自由婚姻观促进女性觉醒 | 第19-22页 |
| 1.男女平等观冲击传统婚姻 | 第19-21页 |
| 2.自由婚姻观促使女性对婚姻新认识 | 第21-22页 |
| (二)女性经济独立与社会生活空间扩展 | 第22-29页 |
| 1.职业女性出现,带来经济保障 | 第23-24页 |
| 2.社会生活空间扩大,开创女性生活新局面 | 第24-29页 |
| (三)近代中国离婚条例变革,益于女性享有合法权利 | 第29-34页 |
| 1.《大清民律草案》所规定的离婚条例 | 第29-30页 |
| 2.《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》所规定的离婚条例 | 第30-31页 |
| 3.《民国民律草案》所规定的离婚条例 | 第31-32页 |
| 4.《中华民国民法》所规定的离婚条例 | 第32-34页 |
| 二、民国时期上海女性主动离婚缘由分析 | 第34-47页 |
| (一)上海女性主动离婚基本情况 | 第34-40页 |
| 1.民国时期上海离婚现象分析 | 第34-37页 |
| 2.女性主动离婚的职业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(二)女性主动离婚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7页 |
| 1.因情感问题的离婚 | 第41-44页 |
| 2.因经济问题的离婚 | 第44-46页 |
| 3.因生理问题的离婚 | 第46-47页 |
| 三、民国时期上海女性主动离婚后的困境与救济分析 | 第47-58页 |
| (一)离婚后女性的困境 | 第47-52页 |
| 1.离婚后女性生活苦楚 | 第47-49页 |
| 2.离婚后女性经济困难 | 第49-51页 |
| 3.离婚后女性再婚困难 | 第51-52页 |
| (二)女性离婚的救济措施 | 第52-58页 |
| 1.妇女团体的援助 | 第52-53页 |
| 2.社会各界谋划救济措施 | 第53-55页 |
| 3.政府的应对 | 第55-58页 |
| 四、民国时期上海女性主动离婚社会影响 | 第58-66页 |
| (一)积极因素 | 第58-62页 |
| 1.冲击传统家庭制婚姻 | 第58-59页 |
| 2.促进社会风气改变 | 第59-60页 |
| 3.推动离婚法律制度完善 | 第60页 |
| 4.女性家庭生活改进 | 第60-62页 |
| (二)消极因素 | 第62-66页 |
| 1.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| 第62-63页 |
| 2.独身现象出现 | 第63-64页 |
| 3.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| 第64-66页 |
| 结语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