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4 理论基础 | 第14-19页 |
1.4.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14-16页 |
1.4.2 邓小平关于艰苦创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| 第16-17页 |
1.4.3 江泽民的64字创业精神 | 第17-18页 |
1.4.4 习近平关于创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9页 |
1.5.1 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6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| 第19-21页 |
1.6.1 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1.6.2 不足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大学生创业精神概述 | 第21-32页 |
2.1 创业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2.2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6页 |
2.2.1 善于思考、敏于发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| 第22-23页 |
2.2.2 挑战自我、承受挫折、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| 第23-24页 |
2.2.3 遵纪守法、诚实守信、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 | 第24-25页 |
2.2.4 创造价值、服务国家、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| 第25-26页 |
2.3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主要特征 | 第26-29页 |
2.3.1 内容具有层次性 | 第26-27页 |
2.3.2 培育具有方向性 | 第27-28页 |
2.3.3 现状呈现差异性 | 第28-29页 |
2.4 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意义 | 第29-32页 |
2.4.1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| 第29-30页 |
2.4.2 有利于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| 第30-31页 |
2.4.3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现状 | 第32-43页 |
3.1 培育内容的现状 | 第32-36页 |
3.1.1 创新意识的培育现状 | 第32-33页 |
3.1.2 意志品质的培育现状 | 第33-34页 |
3.1.3 职业操守的培育现状 | 第34-35页 |
3.1.4 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现状 | 第35-36页 |
3.2 培育环节的现状 | 第36-40页 |
3.2.1 高校教育教学环节的培育现状 | 第36-38页 |
3.2.2 高校实训实践环节的培育现状 | 第38-40页 |
3.3 培育环境方面的现状 | 第40-43页 |
3.3.1 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声势大但创新不足 | 第40-41页 |
3.3.2 社会创业环境逐步优化但仍有落后因素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途径 | 第43-52页 |
4.1 丰富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内容 | 第43-46页 |
4.1.1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| 第43-44页 |
4.1.2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| 第44-45页 |
4.1.3 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规范意识 | 第45页 |
4.1.4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教育 | 第45-46页 |
4.2 创新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环节 | 第46-48页 |
4.2.1 研发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课程 | 第46-47页 |
4.2.2 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训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| 第47-48页 |
4.2.3 完善创业精神培育的师资队伍 | 第48页 |
4.3 优化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环境 | 第48-52页 |
4.3.1 营造浓郁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| 第49页 |
4.3.2 引导社会大众形成对创业的正确认知 | 第49-50页 |
4.3.3 增强创业政策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