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前言第8-16页
    (一)问题提出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(三)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(四)创新之处第14-15页
    (五)研究目的第15-16页
一、需要问题: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16-20页
    (一)需要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生存需要构成高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享受需要构成高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精神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发展需要构成高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基础第17页
    (二)马克思需要理论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马克思需要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马克思需要理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切合学生实际需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马克思需要理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具有针对性第18-20页
二、理论依据: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相关概述第20-26页
    (一)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提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马克思需要理论的集中论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深化与完善第21-22页
    (二)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涵与特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马克思对需要理论的内涵阐释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马克思对需要问题的特点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(三)马克思需要理论与西方其他需要理论的比较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与马斯洛“需要层次理论”的比较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与奥尔德弗“ERG理论”的比较第25-26页
三、现实依据: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透视第26-33页
    (一)高校学生需要现状的调查基本情况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高校学生需要现状的调查结果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高校学生需要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8页
    (二)从需要的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部分教育内容缺乏现实性,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教育机制相对机械化,与学生内心需要相疏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教育环境相对复杂化,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脱离第30页
    (三)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忽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教育者对学生需要现状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第31-33页
四、对策探索: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第33-42页
    (一)根据需要的社会历史性,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注重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的结合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加强需要的教育,培养合理的需要观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加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第34-35页
    (二)根据需要的多样性,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健全保障机制,满足高校学生的基本需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健全沟通机制,分析高校学生的现实需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健全激励机制,激发高校学生的发展需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健全思政教育导师制,满足高校学生的不同需要第37-38页
    (三)根据需要的发展性,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营造归属与爱的集体团结环境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实现学校、家、社区三级联动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搭建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平台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积极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附录第46-4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8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慕课”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
下一篇: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--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