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--企业法、公司法论文

双层股权结构制度法律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创新之处第15-17页
第二章 双层股权结构的学理分析第17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基本内涵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概念界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本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与近似概念的区分第19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一股一权”原则并非不可挑战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合乎契约自由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合乎股东异质化演进趋势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合乎新兴企业的“天才理论”第25页
    第三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价值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正价值——制度益处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负价值——制度风险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对正负价值的评析第28-2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第30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立法现状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公司法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特定领域“特殊管理股”制度探索第30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的制度需求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满足我国新兴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契合国有企业“特殊管理股”制度探索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第35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的制度实施环境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是否成熟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是否有效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证券外部行政监管是否有力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投资者诉讼制度是否完善第41-4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 双层股权结构的域外考察第44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域外立法实践考察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有关双层股权结构的立法沿革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加坡对双层股权结构的放开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中国香港对双层股权结构的探索第46-48页
    第二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域外公司实践考察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在美国上市的美国公司——以Facebook为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——以京东为例第49-50页
    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第50-52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 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的制度构想第53-61页
    第一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设计理念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肯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原则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公司分权治理与内部制衡原则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重视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设计内容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双层股权结构适用的公司范围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双层股权结构设置的时间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超级表决权股适用的事项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超级表决权股转换机制第56-57页
    第三节 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配套措施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事前知情——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事中监督—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事后救济——完善投资者诉讼制度第59-6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附件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工作介入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
下一篇:论我国横向府际税收竞争的法律规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