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6页 |
1.2.1 保留时间 | 第13-14页 |
1.2.2 结合能 | 第14页 |
1.2.3 能隙 | 第14页 |
1.2.4 光谱性质 | 第14-15页 |
1.2.5 电离能、电子亲和势、绝对硬度和绝对电负性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27页 |
2.1 聚硅氧烷发现历史及合成与应用 | 第19-23页 |
2.1.1 化学术语和历史 | 第19-20页 |
2.1.2 合成与研究 | 第20页 |
2.1.3 性质与用途 | 第20-23页 |
2.2 量子化学的发展 | 第23-24页 |
2.3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应用及研究内容 | 第24-27页 |
2.3.1 分子结构和分子性质 | 第24-25页 |
2.3.2 研究化学反应和反应性 | 第25页 |
2.3.3 量子化学方法在色谱领域的应用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研究方法 | 第27-35页 |
3.1 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1.1 实验设备与试剂 | 第27页 |
3.1.2 实验方法与步骤 | 第27-28页 |
3.2 理论方法 | 第28-35页 |
3.2.1 从头计算法 | 第28页 |
3.2.2 半经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3.2.3 密度泛函理论 | 第30-31页 |
3.2.4 研究工具 | 第31页 |
3.2.5 本文理论研究方法 | 第31-35页 |
第四章 硅氧烷寡聚物与苯胺或苯酚乙酸酯形成复合物的结构和光谱性质 | 第35-62页 |
4.1 保留时间 | 第35-36页 |
4.2 复合物结合能 | 第36-44页 |
4.3 能隙 | 第44-47页 |
4.4 ~(13)C NMR谱 | 第47-51页 |
4.5 核独立化学位移 | 第51-53页 |
4.6 红外光谱 | 第53-58页 |
4.7 电离能、电子亲和势、绝对硬度和绝对电负性 | 第58-60页 |
4.8 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保留时间与有关量化参数的关系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6页 |
5.1 结论 | 第62-65页 |
5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4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