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锌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aPCR1和SaPCR2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

致谢第7-10页
中文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主要缩略词表第15-16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-29页
    1.1 土壤镉污染现状与植物萃取技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土壤镉污染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污染土壤植物萃取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 1.2 超积累植物对镉的耐性及积累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8-22页
    1.3 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及积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第22-25页
    1.4 PCR家族转运蛋白在金属运输中的作用第25-26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6-29页
第二章 SaPCR1和SaPCR2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第29-4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9-30页
    2.2 材料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植物培养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SaPCR1和SaPCR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SaPCR1和SaPCR2基因的表达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质粒构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GFP定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酵母功能研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数据分析第3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东南景天SaPCR1和SaPCR2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SaPCR1和SaPCR2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东南景天SaPCR1和SaPCR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东南景天SaPCR1和SaPCR2蛋白的酵母功能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40-41页
第三章 非超积累型东南景天转基因体系的构建及SaPCR1和SaPCR2基因的功能验证第41-5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1-42页
    3.2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植物培养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质粒构建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转基因材料的检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数据分析第4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非超积累东南景天无菌苗的获得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NAA与2,4-D、6-BA浓度配比对非超积累东南景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6-BA、NAA浓度配比对非超积累东南景天愈伤组织分化出苗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非超积累东南景天转基因体系的优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转基因材料的鉴定及表达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转基因拟南芥对镉的耐性及积累量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SaPCR2转基因非超积累东南景天对镉的吸收作用第51-53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53-55页
第四章 综合讨论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第55-58页
    4.1 综合讨论第55-56页
    4.2 主要创新点第56-57页
    4.3 研究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过氧化氢对铜绿微囊藻的生态毒性:生长阶段效应与P450酶介导作用
下一篇:亲水短肽基因NLEA1的组装及功能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