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--基于人物的德行塑造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22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科书的重要性第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物塑造的重要性第7-8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目的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内外学者对于道德品行的相关理论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外学者对于教科书的研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国内外学者有关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分析第16-20页
    四、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语文教科书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价值取向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德行第21-22页
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第22-33页
    一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对象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二、分析框架第23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分析经纬度的确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物德行分析纬度和分析类目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塑造方式分析经度和分析类目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29-33页
第三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形象总体分析第33-54页
    一、道德行为类别频率分析第33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有关个人自身道德形象的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有关个人与他人的道德人物形象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有关个人与社会的道德人物形象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有关个人与自然的道德人物形象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二、道德人物形象塑造方式数据分析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物的形象塑造总体概况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物德行切入的角度及所处情境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道德人物言行统一度情况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道德人物肖像与行为的相关度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道德人物行为发出与接受情况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行为的性质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三、结论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类目趋向集中,道德内容分布不合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单一正面形象,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坚持言行一致,利于学生的知行合一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付出接受并存,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合理偏重利他,改善学生道德行为的现状第53-54页
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科书人物德行塑造的思考第54-60页
    一、人物选取应增加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形象第54-55页
    二、人物塑造应随年级的升高增加人物的复杂性第55-57页
    三、人物塑造应随年级的上升促进思考行为转变的原因第57-58页
    四、人物选取应注意协调利他与个体需求的冲突第58-60页
结语第60-61页
表目录第61-62页
图目录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--以“沪教版”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为例
下一篇:基于文体类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