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机车工程论文--电力机车论文--牵引电器、牵引变压器论文

高速受电弓结构特性仿真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受电弓发展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受电弓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常用受电弓第13-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受电弓研究概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受电弓研究概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受电弓研究概况第16-18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-19页
第二章 有限元模态分析第19-27页
    2.1 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受电弓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HyperMesh软件简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受电弓有限元模型第20-23页
    2.3 模态计算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ANSYS软件简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模态提取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模态结果与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模态试验与有限元模型验证第27-45页
    3.1 DSA380型受电弓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模态试验发展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模态测试系统说明第2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模态分析原理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测试仪器与设备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模态测试方案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模态测试过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模态参数识别第38-40页
    3.4 模态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第40-4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四章 受电弓空气动力学分析第45-59页
    4.1 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流体基本控制方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流体计算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值模拟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湍流理论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4.2 FLUENT软件简介第52-53页
    4.3 流体力学计算过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计算域及其网格划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第54页
    4.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速度场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压力场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气动力特性分析第5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五章 受电弓强度有限元分析第59-70页
    5.1 有限元强度基本理论第59-60页
    5.2 强度计算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受电弓受力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工况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5.3 计算结果第63-67页
    5.4 静强度校核第67-6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结论与展望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
下一篇:暗挖地铁区间引起周边环境效应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