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速受电弓结构特性仿真分析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受电弓发展现状 | 第10-16页 |
1.2.1 国外受电弓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常用受电弓 | 第13-16页 |
1.3 国内外受电弓研究概况 | 第16-18页 |
1.3.1 国外受电弓研究概况 | 第16页 |
1.3.2 国内受电弓研究概况 | 第16-18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有限元模态分析 | 第19-27页 |
2.1 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2 受电弓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20-23页 |
2.2.1 HyperMesh软件简介 | 第20页 |
2.2.2 受电弓有限元模型 | 第20-23页 |
2.3 模态计算 | 第23-26页 |
2.3.1 ANSYS软件简介 | 第23页 |
2.3.2 模态提取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3.3 模态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模态试验与有限元模型验证 | 第27-45页 |
3.1 DSA380型受电弓 | 第27-28页 |
3.2 模态试验发展概况 | 第28-29页 |
3.3 模态测试系统说明 | 第29-40页 |
3.3.1 试验模态分析原理 | 第30-32页 |
3.3.2 测试仪器与设备 | 第32-35页 |
3.3.3 模态测试方案 | 第35-37页 |
3.3.4 模态测试过程 | 第37-38页 |
3.3.5 模态参数识别 | 第38-40页 |
3.4 模态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| 第40-4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受电弓空气动力学分析 | 第45-59页 |
4.1 空气动力学基本理论 | 第45-52页 |
4.1.1 流体基本控制方程 | 第45-47页 |
4.1.2 流体计算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1.3 数值模拟方法 | 第49-51页 |
4.1.4 湍流理论模型 | 第51-52页 |
4.2 FLUENT软件简介 | 第52-53页 |
4.3 流体力学计算过程 | 第53-54页 |
4.3.1 计算域及其网格划分 | 第53-54页 |
4.3.2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 | 第54页 |
4.4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4.1 速度场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.2 压力场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4.3 气动力特性分析 | 第5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受电弓强度有限元分析 | 第59-70页 |
5.1 有限元强度基本理论 | 第59-60页 |
5.2 强度计算 | 第60-63页 |
5.2.1 受电弓受力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2.2 工况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3 计算结果 | 第63-67页 |
5.4 静强度校核 | 第67-6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