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数模参数化生成的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| 第13-15页 |
1.2.1 CAID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CAID的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1.2.3 CAID与压气机叶片结合 | 第14-15页 |
1.3 压气机叶片概况 | 第15-19页 |
1.3.1 压气机叶片设计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9-21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4.2 论文结构 | 第19-21页 |
2 多级压气机数模参数化构造方法 | 第21-32页 |
2.1 前言 | 第21-22页 |
2.2 叶型造型参数化 | 第22-26页 |
2.2.1 直接参数化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2.2 基于修改量参数化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.3 二维叶型案例 | 第24-26页 |
2.3 叶片造型参数化 | 第26-29页 |
2.3.1 积叠线弯掠参数化 | 第26-27页 |
2.3.2 叶片曲面参数化 | 第27-28页 |
2.3.3 三维叶片造型案例 | 第28-29页 |
2.4 机匣和轮毂参数化构造 | 第29-30页 |
2.4.1 NURBS曲线说明 | 第29-30页 |
2.4.2 机匣、轮毂生成案例 | 第30页 |
2.5 小结 | 第30-32页 |
3 压气机若干关键环节的计算 | 第32-46页 |
3.1 前言 | 第32页 |
3.2 压气机一维计算 | 第32-35页 |
3.2.1 一维设计介绍 | 第32-33页 |
3.2.2 一维计算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2.3 一维计算实例 | 第34-35页 |
3.3 压气机通流计算 | 第35-37页 |
3.3.1 通流计算方法 | 第35-36页 |
3.3.2 通流计算结果 | 第36-37页 |
3.4 网格拓扑生成方案 | 第37-43页 |
3.4.1 数模信息获取方案 | 第38-39页 |
3.4.2 拓扑结构设计 | 第39-42页 |
3.4.3 网格生成案例 | 第42-43页 |
3.5 单通道流场计算 | 第43-45页 |
3.5.1 单通道计算方法介绍 | 第43-44页 |
3.5.2 边界设定 | 第44-45页 |
3.6 小结 | 第45-46页 |
4 压气机叶片优化设计技术探索 | 第46-54页 |
4.1 前言 | 第46页 |
4.2 多目标优化算法 | 第46-47页 |
4.3 一维设计优化 | 第47-50页 |
4.3.1 选择设计参数 | 第47-48页 |
4.3.2 优化结果 | 第48-50页 |
4.4 通流设计优化 | 第50-52页 |
4.4.1 选择设计参数 | 第50页 |
4.4.2 优化结果 | 第50-52页 |
4.5 基于参数化的压气机设计与优化流程 | 第52页 |
4.6 小结 | 第52-54页 |
5 航空压气机设计/评估系统软件平台研制 | 第54-68页 |
5.1 前言 | 第54页 |
5.2 软件概述 | 第54-59页 |
5.2.1 软件功能模块介绍 | 第55-56页 |
5.2.2 各模块接口 | 第56-59页 |
5.3 压气机生成实例 | 第59-60页 |
5.3.1 三级压气机生成 | 第59-60页 |
5.4 验证与分析 | 第60-66页 |
5.4.1 转子叶片计算结果 | 第60-63页 |
5.4.2 单级压气机计算结果 | 第63-66页 |
5.5 小结 | 第66-68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6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8页 |
6.2 论文展望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