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带侦察接收机前端研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4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接收机结构和技术指标 | 第14-22页 |
2.1 常用的接收机结构 | 第14-18页 |
2.1.1 超外差接收机 | 第14-15页 |
2.1.2 镜像抑制接收机 | 第15-17页 |
2.1.3 零中频接收机 | 第17-18页 |
2.2 主要技术指标 | 第18-20页 |
2.2.1 灵敏度 | 第18-19页 |
2.2.2 噪声系数 | 第19页 |
2.2.3 动态范围 | 第19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接收机设计实现 | 第22-60页 |
3.1 接收机系统指标 | 第22页 |
3.2 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 | 第22-35页 |
3.2.1 接收机前端总体方案 | 第22-23页 |
3.2.2 接收机单元电路设计 | 第23-35页 |
3.2.2.1 开关电路设计 | 第23-24页 |
3.2.2.2 预选放大电路设计 | 第24-25页 |
3.2.2.3 滤波器组设计 | 第25页 |
3.2.2.4 增益控制电路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2.2.5 本振电路设计 | 第27-30页 |
3.2.2.6 上变频电路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2.7 零中频混频电路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2.2.8 基带放大及滤波电路设计 | 第33-34页 |
3.2.2.9 电源电路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3 控制电路设计 | 第35-46页 |
3.3.1 下位机FPGA控制模块 | 第37-41页 |
3.3.1.1 串口通信模块 | 第37-38页 |
3.3.1.2 锁相环控制模块 | 第38-39页 |
3.3.1.3 数控衰减器控制模块 | 第39-41页 |
3.3.1.4 基带控制模块 | 第41页 |
3.3.2 上位机控制模块 | 第41-46页 |
3.3.2.1 MSComm控件的应用 | 第42-43页 |
3.3.2.2 基础功能模块 | 第43页 |
3.3.2.3 数据处理模块 | 第43-44页 |
3.3.2.4 上位机的测试 | 第44-46页 |
3.4 接收机数字部分设计 | 第46-54页 |
3.4.1 FFT频谱分析模块设计 | 第46-52页 |
3.4.1.1 FFT原理 | 第47-49页 |
3.4.1.2 FFT模块 | 第49-50页 |
3.4.1.3 频谱取模模块 | 第50-52页 |
3.4.2 显示模块设计 | 第52-54页 |
3.5 PCB设计 | 第54-59页 |
3.5.1 PCB板层考虑 | 第54-55页 |
3.5.2 PCB布局 | 第55-56页 |
3.5.3 信号过孔 | 第56-58页 |
3.5.4 PCB版图 | 第58-5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接收机测试 | 第60-73页 |
4.1 接收机射频前端实物说明 | 第60-61页 |
4.2 硬件静态测试 | 第61-62页 |
4.3 接收机指标测试 | 第62-71页 |
4.3.1 频率源测试 | 第62-63页 |
4.3.2 噪声系数测试 | 第63-65页 |
4.3.3 放大器增益测试 | 第65-66页 |
4.3.4 IQ失配测试 | 第66-68页 |
4.3.5 中频输出测试 | 第68-70页 |
4.3.6 接收机数字频谱测试 | 第70-7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5.1 本文总结 | 第73页 |
5.2 后续工作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