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机论文--交流电机论文--同步电机论文

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趋势第11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4-15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5-16页
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矢量控制原理第16-30页
    2.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电机数学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坐标变换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电机数学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矢量控制原理及其控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矢量控制原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矢量控制的控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4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(SVPWM)原理及算法设计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SVPWM原理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SVPWM算法设计第26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第30-48页
    3.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构图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Embedded coder介绍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坐标变换模块及SVPWM仿真模型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第39-42页
    3.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仿真及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空载仿真实验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带载仿真实验第44-4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第48-66页
    4.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第48-49页
    4.2 TMS320F2812介绍第49-51页
    4.3 Altium Designer 9.0 介绍第51-52页
    4.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5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控制板电路设计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功率驱动板电路设计第56-63页
    4.5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实现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控制板的实现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功率驱动板的实现第64-6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五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第66-86页
    5.1 集成开发环境CCS介绍第66-67页
    5.2 数据处理格式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Q格式表示法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标幺值表示法第67-68页
    5.3 软件总体结构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系统主程序设计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定时器T1下溢中断程序设计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CAP3捕获中断程序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故障保护中断程序设计第71页
    5.4 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分析第71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电机转速及转子位置计算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母线电流重构三相电流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速度与电流PI调节模块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SVPWM的产生第79-80页
    5.5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结果分析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实验平台搭建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实验结果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84-86页
结论第86-88页
    研究工作总结第86-87页
    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专利第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竞赛获奖项目第92-94页
致谢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连接器接触件力学特性及温度特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