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--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

类A因子级联系统对井冈霉素合成的调控

摘要第6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-43页
    1.1 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与调控第15-16页
    1.2 井冈霉素的研究现状第16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井冈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井冈霉素的代谢调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井冈霉素的发酵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井冈霉素产生菌的代谢工程改造第23-25页
    1.3 链霉菌中的自诱导信号分子研究进展第25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γ-丁内酯及其合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γ-丁内酯的构效关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链霉菌中γ-丁内酯的级联调控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链霉菌 -丁内酯信号系统的特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链霉菌中其他化学信号小分子第39-41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1-43页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3-64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种和质粒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和溶液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培养基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仪器和实验设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专业软件第53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微生物培养和发酵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处理和检测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57-63页
    2.3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63-64页
第三章 A 因子结构类似物 1,4-BL 对井冈霉素发酵的影响第64-7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4-65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65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5008 发酵液中可检测出γ-丁内酯分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外源添加 1,4-BL 提高井冈霉素的发酵产量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外源 1,4-BL 促进类 A 因子级联系统及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发酵罐中及工业菌株中应用 1,4-BL 可提高井冈霉素的产量第72-74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74-76页
第四章 1,4-BL 对 5008 中类 A 因子级联系统的影响第76-10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6-77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7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ShR3 蛋白是 1,4-BL 主要的作用受体第7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外源 1,4-BL 可减弱 ShbR3 对 adpA-H 的转录抑制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adpA-H 是井冈霉素生物合成和气生菌丝形成的必需基因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AdpA-H 直接调控井冈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第94-100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100-101页
第五章 吸水链霉菌 5008 中类 A 因子级联系统与工业菌株改造第101-12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1-102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10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shbA-shbR 基因在发酵过程中呈时序性转录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afsA 或 arpA 同源基因缺失均影响井冈霉素的合成第104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shbR1 可直接或间接负调控 adpA-H 的转录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ShbR1 和 ShbR3 对 adpA-H 基因的转录调控存在时序性第114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双缺失 shbR1 和 shbR3 提高井冈霉素发酵产量第118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shbR1/R3 双缺失菌株的转录组分析第121-124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124-125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25-12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25-126页
    6.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126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126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44页
附录第144-165页
致谢第165-166页
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6-167页

论文共1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全极化雷达影像反演垄行结构土壤湿度
下一篇:典型离散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