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1.3.1 “一带一路”报道 | 第12-14页 |
1.3.2 新闻框架研究 | 第14-18页 |
1.3.3 文献评价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类目制定 | 第19-22页 |
1.4.1 研究对象 | 第19页 |
1.4.2 研究问题 | 第19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4.4 类目制定 | 第21-22页 |
1.5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西北五省党报一带一路报道的样本分析 | 第24-42页 |
2.1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宏观分析 | 第24-35页 |
2.1.1 西北五省关于“一带一路”的报道量 | 第24-25页 |
2.1.2 报道主题框架分布情况 | 第25-27页 |
2.1.3 新闻消息来源的选择情况 | 第27-29页 |
2.1.4 报道基调呈现情况 | 第29-30页 |
2.1.5 主题框架与消息来源及基调的关联分析 | 第30-35页 |
2.2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的微观分析 | 第35-42页 |
2.2.1 关键词分析 | 第36-38页 |
2.2.2 标题模式与话语修辞风格分析 | 第38-42页 |
第三章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框架比较 | 第42-52页 |
3.1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框架 | 第42-45页 |
3.1.1 战略倡议下的展望框架 | 第42-43页 |
3.1.2 主流价值观下的成果框架 | 第43-44页 |
3.1.3 权威转载中的描述框架 | 第44页 |
3.1.4 倡议实施中的风险框架 | 第44-45页 |
3.2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框架的比较 | 第45-48页 |
3.2.1 五省报道框架的相同点 | 第45-46页 |
3.2.2 五省报道框架的不同点 | 第46-48页 |
3.3 报道框架的运用:政策如何宣传 | 第48-52页 |
3.3.1 强调报道主题框架 | 第48-49页 |
3.3.2 突出报道基调 | 第49-50页 |
3.3.3 消息来源偏向的选择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框架的阐释分析 | 第52-62页 |
4.1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框架存在的问题 | 第52-55页 |
4.1.1 框架建构相对单一 | 第52-53页 |
4.1.2 以“自我”为核心的机械宣传 | 第53-54页 |
4.1.3 “标签化”与“口号式”的报道模式 | 第54-55页 |
4.2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框架的成因 | 第55-57页 |
4.2.1 国家利益:战略政策的发展需要 | 第55-56页 |
4.2.2 媒介角色:党报的主要功能 | 第56-57页 |
4.2.3 现实状况:传媒组织的新闻观念 | 第57页 |
4.3 西北五省党报“一带一路”报道的建议 | 第57-62页 |
4.3.1 平衡报道内容、呈现风险框架 | 第58-59页 |
4.3.2 以“共享式”理念深度解读并传播战略倡议 | 第59页 |
4.3.3 加强媒介合作推进战略实施 | 第59-62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62-66页 |
5.1 研究发现 | 第62-63页 |
5.2 研究局限 | 第63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