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复介电常数测试的方法 | 第11-14页 |
1.2.1 粉末状材料复介电常数测试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| 第12-14页 |
1.2.2 液体材料复介电常数测试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| 第14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行文安排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传输反射法测试原理 | 第16-31页 |
2.1 微波网络结构的基本理论 | 第16-20页 |
2.1.1 普通二端口微波网络 | 第16页 |
2.1.2 微波网络的散射参数 | 第16-17页 |
2.1.3 微波网络的转移矩阵 | 第17-19页 |
2.1.4 微波网络的传输矩阵 | 第19-20页 |
2.1.5 微波二端.网络的级联 | 第20页 |
2.2 经典的传输反射法 | 第20-22页 |
2.2.1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| 第21-22页 |
2.2.2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| 第22页 |
2.3 Lichtenecker对数法则 | 第22-24页 |
2.3.1 掺杂介质石蜡 | 第23-24页 |
2.3.2 待测粉末与石蜡的均匀混合物的制作 | 第24页 |
2.4 改进的传输反射法测试原理 | 第24-31页 |
2.4.1 同轴线测试系统中改进方案 | 第24-25页 |
2.4.2 带状线测试系统中改进方案 | 第25-28页 |
2.4.3 微波材料电磁参数测量的进一步探究 | 第28-29页 |
2.4.4 改进传输反射法测试方案的验证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测试夹具的设计 | 第31-45页 |
3.1 同轴线测试系统 | 第31页 |
3.2 同轴线测试夹具的设计 | 第31-36页 |
3.2.1 同轴线传输系统中电磁场的分布 | 第31-33页 |
3.2.2 同轴线的特性阻抗 | 第33-34页 |
3.2.3 同轴线对应的微波参数 | 第34页 |
3.2.4 同轴线尺寸设计准则 | 第34-35页 |
3.2.5 同轴线测试夹具尺寸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3 带状线测试系统 | 第36-37页 |
3.4 带状线测试夹具的设计 | 第37-45页 |
3.4.1 带状线中电磁场的分布 | 第37页 |
3.4.2 带状线(Slabline)的特性阻抗 | 第37-38页 |
3.4.3 传输线等效长度的计算 | 第38页 |
3.4.4 固定装置材料聚四氟乙烯 | 第38-39页 |
3.4.5 带状线尺寸的设计准则 | 第39页 |
3.4.6 带状线测试夹具尺寸的设计 | 第39-41页 |
3.4.7 聚四氟乙烯过渡结构的设计 | 第41-44页 |
3.4.8 带状线测试夹具中一些长度的计算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搭建 | 第45-54页 |
4.1 同轴线测试系统的搭建 | 第45-47页 |
4.1.1 VNA及其校准 | 第45-46页 |
4.1.2 同轴线测试夹具 | 第46-47页 |
4.2 带状线测试系统的搭建 | 第47-54页 |
4.2.1 VNA及其校准 | 第47-48页 |
4.2.2 带线测试夹具的等效长度 | 第48-50页 |
4.2.3 带状线测试装置 | 第50-54页 |
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 | 第54-66页 |
5.1 同轴测试系统 | 第54-59页 |
5.1.1 同轴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 | 第54-57页 |
5.1.2 同轴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2 带状线测试系统 | 第59-66页 |
5.2.1 带线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 | 第59-64页 |
5.2.2 带线测试系统的误差分析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6-68页 |
6.1 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 | 第66页 |
6.2 后续研究展望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