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生物教师无声教学语言行为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1-13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8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(一)新手教师、熟手教师、专家型教师 | 第13-14页 |
(二)无声教学语言行为 | 第14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(一)无声教学语言的分类研究 | 第15页 |
(二)无声教学语言的意义与功能研究 | 第15-16页 |
(三)无声教学语言的评价研究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中学生物教师无声教学语言行为调查工具编制 | 第18-21页 |
一、建立中学生物教师无声教学语言行为评价指标体系 | 第18-20页 |
(一)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18页 |
(二)各项维度及指标的含义 | 第18-20页 |
二、中学生物教师无声教学语言行为观察等级量表 | 第20-21页 |
第四章 实践研究 | 第21-29页 |
一、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21页 |
二、实施观察 | 第21-22页 |
三、研究结果 | 第22-29页 |
(一)数据分析 | 第22-24页 |
(二)三类生物教师无声教学语言行为比较 | 第24-29页 |
第五章 原因分析、结论与建议 | 第29-32页 |
一、原因分析 | 第29-30页 |
二、研究结论 | 第30页 |
三、建议 | 第30-32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
附录A 《中学生物教师无声教学语言行为访谈提纲》 | 第34-35页 |
附录B 量化等级1的赋分标准说明 | 第35-36页 |
附录C 量化等级3的赋分标准说明 | 第36-37页 |
附录D 量化等级5的赋分标准说明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