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细砂层中热力暗挖隧道深孔帷幕注浆止水与加固技术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土体注浆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2 粉细砂地层注浆理论 | 第16-32页 |
2.1 概述 | 第16-18页 |
2.1.1 注浆的应用范围 | 第16-17页 |
2.1.2 注浆工法及材料 | 第17-18页 |
2.2 粉细砂地层注浆理论 | 第18-28页 |
2.2.1 注浆技术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2.2 注浆材料研究 | 第20-24页 |
2.2.3 注浆理论研究 | 第24-28页 |
2.3 粉细砂地层注浆应用 | 第28-31页 |
2.3.1 粉细砂地质划分 | 第28页 |
2.3.2 粉细砂工程性质 | 第28-29页 |
2.3.3 初始固结应力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3.4 粉细砂地层注浆机理 | 第30页 |
2.3.5 粉细砂地层中的可注性研究 | 第30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注浆配比及强度试验研究 | 第32-56页 |
3.1 概述 | 第32页 |
3.2 试验材料 | 第32-33页 |
3.3 配比试验研究 | 第33-46页 |
3.3.1 试验装置 | 第33-34页 |
3.3.2 浆液凝胶判别 | 第34页 |
3.3.3 P-S浆液配比试验 | 第34-40页 |
3.3.4 C-S浆液配比试验 | 第40-43页 |
3.3.5 不同温度配比试验 | 第43-46页 |
3.4 强度试验研究 | 第46-54页 |
3.4.1 试验装置 | 第47-49页 |
3.4.2 P-S试样强度试验 | 第49-51页 |
3.4.3 C-S试样强度试验 | 第51-53页 |
3.4.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| 第53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4 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6-76页 |
4.1 有限元法原理 | 第56-60页 |
4.1.1 岩土注浆模拟原理 | 第56-57页 |
4.1.2 本构模型 | 第57-58页 |
4.1.3 模拟流程 | 第58页 |
4.1.4 基本假定 | 第58-59页 |
4.1.5 地应力释放机理 | 第59-60页 |
4.2 模型参数 | 第60-62页 |
4.2.1 地层参数 | 第60-61页 |
4.2.2 初始地应力场平衡 | 第61页 |
4.2.3 模型边界条件 | 第61-62页 |
4.3 注浆圈模拟研究 | 第62-67页 |
4.3.1 力学机理 | 第62-63页 |
4.3.2 模型建立 | 第63页 |
4.3.3 注浆圈厚度规律研究 | 第63-66页 |
4.3.4 注浆圈厚度变形研究 | 第66-67页 |
4.4 注浆缺陷区模拟研究 | 第67-74页 |
4.4.1 缺陷模拟方案及目标 | 第67-68页 |
4.4.2 模型建立 | 第68-69页 |
4.4.3 模拟分析 | 第69-7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5 热力暗挖隧道工程应用研究 | 第76-94页 |
5.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| 第76-77页 |
5.1.1 工程概况 | 第76页 |
5.1.2 地质条件 | 第76-77页 |
5.2 注浆施工设计 | 第77-86页 |
5.2.1 注浆机械设备 | 第78-79页 |
5.2.2 注浆帷幕设计 | 第79-80页 |
5.2.3 注浆段落长度及布孔 | 第80-83页 |
5.2.4 浆液用量及注入压力 | 第83-84页 |
5.2.5 地层注浆工艺 | 第84-86页 |
5.3 注浆效果检验 | 第86-92页 |
5.3.1 浆脉填充率计算方法 | 第86-87页 |
5.3.2 隧道工作面检验方案 | 第87-88页 |
5.3.3 现场检验结果 | 第88-92页 |
5.3.4 注浆效果评定标准 | 第9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2-94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94-96页 |
6.1 结论 | 第94-95页 |
6.2 展望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00-10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