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TZ80型塔式起重机静动强度分析与动力学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30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2页 |
1.1.1 塔式起重机的发展状况 | 第10-11页 |
1.1.2 塔式起重机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1.2 塔式起重机的传统理论分析方法 | 第12-17页 |
1.2.1 塔式起重机的静态分析 | 第13-17页 |
1.2.2 塔式起重机的动态分析 | 第17页 |
1.3 塔式起重机的试验方法 | 第17-22页 |
1.4 塔式起重机的有限元分析 | 第22-27页 |
1.4.1 有限元分析的一般过程 | 第23-25页 |
1.4.2 有限元软件在塔式起重机计算中的应用 | 第25-27页 |
1.5 塔式起重机的事故分析 | 第27-28页 |
1.6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28-30页 |
第2章 QTZ80型塔式起重机静动强度试验研究 | 第30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30页 |
2.2 试验设备 | 第30页 |
2.3 静态应变测试 | 第30-38页 |
2.3.1 测试任务及方法 | 第31页 |
2.3.2 测点应变片布置 | 第31-34页 |
2.3.3 测试结果 | 第34-35页 |
2.3.4 结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4 动态应变测试 | 第38-41页 |
2.4.1 测试任务及方法 | 第38页 |
2.4.2 测点选择 | 第38-39页 |
2.4.3 测试结果 | 第39-40页 |
2.4.4 测试结论 | 第40-4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QTZ80型塔式起重机整体结构理论分析 | 第42-55页 |
3.1 引言 | 第42页 |
3.2 塔式起重机主体结构的抽象模型 | 第42-53页 |
3.2.1 QTZ80型塔式起重机各部件质量 | 第43页 |
3.2.2 起重臂的计算模型 | 第43-49页 |
3.2.3 平衡臂的计算模型 | 第49-50页 |
3.2.4 塔顶的计算模型 | 第50-51页 |
3.2.5 塔身和回转塔身的计算模型 | 第51-53页 |
3.3 结果对比 | 第53-5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QTZ80型塔式起重机有限元数值模拟 | 第55-68页 |
4.1 引言 | 第55页 |
4.2 塔式起重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7页 |
4.2.1 单元特性 | 第55-56页 |
4.2.2 建模 | 第56-57页 |
4.3 塔式起重机有限元分析 | 第57-61页 |
4.3.1 位移计算结果 | 第57-59页 |
4.3.2 应力计算结果 | 第59-61页 |
4.4 结果对比及误差分析 | 第61-64页 |
4.4.1 负载应力结果对比 | 第61-63页 |
4.4.2 满载应力结果对比 | 第63-64页 |
4.5 动强度分析 | 第64-6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5章 QTZ80型塔式起重机动力学特性分析 | 第68-89页 |
5.1 引言 | 第68页 |
5.2 QTZ80型塔式起重机动力学特性测试 | 第68-74页 |
5.2.1 测试仪器及方法 | 第68-70页 |
5.2.2 测试结果 | 第70-72页 |
5.2.3 结果分析 | 第72-74页 |
5.3 QTZ80型塔式起重机计算模态分析 | 第74-86页 |
5.3.1 频率分析结果 | 第74-75页 |
5.3.2 模态分析结果 | 第75-86页 |
5.4 结果对比 | 第86-8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2页 |
6.1 总结 | 第89-90页 |
6.2 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| 第9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