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0 引言 | 第11-17页 |
0.1 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0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0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0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0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0.4 研究内容及逻辑架构 | 第14-16页 |
0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0.4.2 逻辑架构 | 第15页 |
0.4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0.5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6-17页 |
0.5.1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6页 |
0.5.2 论文的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1 印度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理论支撑 | 第17-24页 |
1.1 印度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| 第17-21页 |
1.1.1 生态环境脆弱性 | 第17-18页 |
1.1.2 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低 | 第18-21页 |
1.2 印度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支撑 | 第21-24页 |
1.2.1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1-22页 |
1.2.2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| 第22-24页 |
2 印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分析 | 第24-31页 |
2.1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| 第24-25页 |
2.2 散点图 | 第25-26页 |
2.3 实证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4 残差检验 | 第29-30页 |
2.4.1 平稳性检验 | 第29页 |
2.4.2 JB 检验 | 第29-30页 |
2.5 实证结论 | 第30-31页 |
3 印度发展低碳经济的 SWOT 分析 | 第31-46页 |
3.1 优势 | 第31-34页 |
3.1.1 经济结构优势 | 第31-32页 |
3.1.2 可持续能源和核能优势 | 第32-34页 |
3.1.3 资本手段的优势 | 第34页 |
3.2 劣势 | 第34-38页 |
3.2.1 资源禀赋劣势 | 第34-36页 |
3.2.2 人口劣势 | 第36-38页 |
3.3 机遇 | 第38-43页 |
3.3.1 良好的政策环境 | 第38-39页 |
3.3.2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潮流 | 第39-41页 |
3.3.3 单边或多边国际合作 | 第41-43页 |
3.4 威胁 | 第43-46页 |
3.4.1 资金和技术的威胁 | 第43-44页 |
3.4.2 国际社会压力的威胁 | 第44-46页 |
4 对印度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及对中国的启示 | 第46-53页 |
4.1 对印度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| 第46-51页 |
4.1.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、把握发展机遇 | 第46-47页 |
4.1.2 利用市场和政府管制并用的混合体制 | 第47页 |
4.1.3 加大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力度、优化能源结构 | 第47-48页 |
4.1.4 加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 | 第48-49页 |
4.1.5 充分利用 CDM 进行国际合作 | 第49-50页 |
4.1.6 推动能源外交、加强能源安全 | 第50页 |
4.1.7 加强技术创新、提升新能源开发 | 第50页 |
4.1.8 控制人口数量、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| 第50-51页 |
4.2 对中国的启示 | 第51-53页 |
4.2.1 积极推动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 | 第51页 |
4.2.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| 第51-52页 |
4.2.3 共同推动建立国际转移支付机制 | 第52页 |
4.2.4 共同开展能源和技术合作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