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1.4 论文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3页 |
2.1 生态效率概念界定 | 第16页 |
2.2 传统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2.3 基于非参数方法的生态效率评价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2.3.1 非参数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3.2 非参数方法在生态效率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| 第19页 |
2.4 共同前沿模型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5 火电行业效率分析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火电行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3-32页 |
3.1 传统方向距离函数 | 第23-25页 |
3.2 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 | 第25-26页 |
3.3 火电行业生态效率指标选择 | 第26-28页 |
3.3.1 产出指标 | 第27页 |
3.3.2 投入指标 | 第27-28页 |
3.4 基于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的火电行业生态效率模型构建 | 第28-3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考虑技术差异的火电行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| 第32-37页 |
4.1 共同前沿理论 | 第32-33页 |
4.2 火电行业生态效率共同前沿的构建 | 第33-35页 |
4.3 技术差距比 | 第3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我国火电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| 第37-55页 |
5.1 数据的主要来源 | 第37页 |
5.2 全国火电行业生态效率结果及分析 | 第37-43页 |
5.3 考虑技术差异的火电行业生态效率评价 | 第43-50页 |
5.3.1 生态效率区域前沿及共同前沿结果和区域差异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3.2 技术差距比 | 第46-50页 |
5.4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0-52页 |
5.5 对策建议 | 第52-5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4页 |
附录 | 第64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