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“美丽中国”的提出 | 第10页 |
1.1.2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以及对低碳经济的关注 | 第10-11页 |
1.2 制药企业环保问题现状和特点 | 第11-15页 |
1.2.1 制药企业环保问题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制药企业环保问题的特点 | 第13-15页 |
1.3 制药企业环保监管体系 | 第15-17页 |
1.3.1 制药企业环境保护制度 | 第15-16页 |
1.3.2 制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国外制药企业环保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17-28页 |
2.1 发达国家制药企业的环保制度 | 第17-22页 |
2.1.1 制药企业投入生产前的政策 | 第17-18页 |
2.1.2 确保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政策 | 第18-20页 |
2.1.3 对制药企业环境保护的公众监督措施 | 第20-21页 |
2.1.4 对制药企业实施环境保护的鼓励措施 | 第21-22页 |
2.2 我国制药企业环保制度 | 第22-23页 |
2.2.1 制药行业环保法律体系 | 第22-23页 |
2.2.2 有关制药企业环保问题的“十二五”规划 | 第23页 |
2.3. 我国制药企业环保体系与国外的对比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3.1 我国法律责任规定不足 | 第24页 |
2.3.2 我国环评制度不合理 | 第24页 |
2.3.3 我国排污许可证制还存在一些缺陷 | 第24-25页 |
2.3.4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不严格 | 第25页 |
2.3.5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程度不够 | 第25-26页 |
2.4. 国外制药企业的环保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6-28页 |
2.4.1 健全制药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| 第26页 |
2.4.2 加强排污交易权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 | 第26页 |
2.4.3 注重绿色科技创新,调整产品结构 | 第26-27页 |
2.4.4 加强教育,提升制药企业环保意识以及全民的环境监督意识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上市药企环境信息披露对比分析 | 第28-51页 |
3.1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8-31页 |
3.1.1 国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8-30页 |
3.1.2 国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0-31页 |
3.2 国内上市药企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| 第31-40页 |
3.2.1 监管部门对上市药企环境核查信息的披露情况 | 第31-32页 |
3.2.2 上市药企依照相关制度披露环境信息的情况 | 第32-37页 |
3.2.3 我国上市药企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0页 |
3.3 国外上市药企环境信息披露案例 | 第40-46页 |
3.3.1 葛兰素史克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| 第40-42页 |
3.3.2 辉瑞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| 第42-44页 |
3.3.3 默克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| 第44-45页 |
3.3.4 国外制药企业巨头环境信息披露的特征 | 第45-46页 |
3.4 国外制药企业环保信息披露给我国的借鉴意义 | 第46-51页 |
3.4.1 将环境会计融入生产环节 | 第46-47页 |
3.4.2 推行环境标志,建立企业环保形象 | 第47-48页 |
3.4.3 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的自我评估和披露机制 | 第48页 |
3.4.4 加强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环境评估 | 第48-49页 |
3.4.5 用法律手段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49页 |
3.4.6 建立自愿披露和强制性披露相结合的机制 | 第49页 |
3.4.7 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宣传和监管 | 第49-50页 |
3.4.8 加强企业环境保护战略意识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