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、内容框架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3.3 内容框架 | 第16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8-31页 |
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8-21页 |
2.1.1 新农合 | 第18-19页 |
2.1.2 县级政府责任 | 第19-20页 |
2.1.3 民族地区 | 第20页 |
2.1.4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责任 | 第20-21页 |
2.2 县级政府责任研究的理论工具选择 | 第21-24页 |
2.2.1 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| 第21-22页 |
2.2.2 新公共服务理论中对于政府责任的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县级政府在推进新农合的责任规范 | 第24-31页 |
2.3.1 新农合中利益三方角色定位 | 第24-26页 |
2.3.2 新农合实施中县级政府的责任规范 | 第26-28页 |
2.3.3 民族地区特殊性对新农合实施的限制及影响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实证研究:县级政府在新农合实施中的责任探究 | 第31-44页 |
3.1 都安县简介 | 第31页 |
3.2 都安县2007年至2012年新农合实施概况 | 第31-34页 |
3.3 都安县政府开展新农合的做法及成效 | 第34-35页 |
3.4 都安县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| 第35-39页 |
3.5 都安县开展新农合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4页 |
3.5.1 农民参合积极性受自身条件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5.2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管理不规范 | 第40-42页 |
3.5.3 政府新农合管理部门管理监督薄弱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县级政府在新农合实施中责任不到位的原因探析 | 第44-51页 |
4.1 为公民服务理念薄弱 | 第44-46页 |
4.1.1 制度设计上参合农民利益诉求未能完全体现 | 第44-45页 |
4.1.2 筹资机制不健全 | 第45-46页 |
4.2 对公共利益缺乏足够的重视 | 第46-48页 |
4.2.1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管理成本过高影响新农合顺利实施 | 第46-47页 |
4.2.2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限制新农合发展 | 第47页 |
4.2.3 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及积极性受新农合繁琐报销程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3 对政策的回应性和监督管理上存在缺陷 | 第48-49页 |
4.3.1 政府对新农合政策宣传不到位 | 第48页 |
4.3.2 政府监督管理力度薄弱 | 第48-49页 |
4.4 缺乏有效的公民参与引导机制 | 第49-51页 |
4.4.1 民族地区农民的公民权利意识淡薄 | 第49-50页 |
4.4.2 民族地区农民的公民责任意识缺失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增强新农合实施中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责任的路径选择 | 第51-59页 |
5.1 以满足公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制度设计出发点 | 第51-53页 |
5.1.1 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| 第51-52页 |
5.1.2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| 第52-53页 |
5.1.3 优化新农合报销方案 | 第53页 |
5.2 健全完善新农合筹资机制 | 第53-55页 |
5.2.1 调整各级政府出资比例 | 第53-54页 |
5.2.2 进一步取得农民对新农合的信心、支持与认可 | 第54页 |
5.2.3 新农合基金信息透明公开化 | 第54页 |
5.2.4 注重拓宽其他社会资源进行筹资 | 第54-55页 |
5.3 加强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自身服务能力建设 | 第55-56页 |
5.3.1 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发展地方经济 | 第55页 |
5.3.2 加快新农合实施制度的制定 | 第55页 |
5.3.3 提高新农合管理机构间的协调程度及行政人员素质 | 第55-56页 |
5.4 发挥民族地区县级政府对公众参与的引导作用 | 第56-57页 |
5.4.1 引导参与制度设计与管理 | 第56页 |
5.4.2 增强政府信息公开,维护公民知情权 | 第56-57页 |
5.5 完善利益三方共同参与新农合的监管机制 | 第57-59页 |
5.5.1 加强政府内部自律监督 | 第57页 |
5.5.2 加强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督 | 第57-58页 |
5.5.3 政府积极引导外部监督发挥其刚性作用 | 第58-59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