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M县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激励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9-23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激励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激励机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薪酬激励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需要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全面薪酬理论第22-23页
3 M县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激励因素指标体系分析第23-36页
    3.1 指标体系构建第23页
    3.2 研究设计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问卷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样本特征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样本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统计分析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3.3 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信度分析第34页
    3.4 方差分析第34-36页
4 M县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激励现状第36-45页
    4.1 激励因素重要性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激励因素重要性整体描述性统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激励因素重要性排序第37-39页
    4.2 激励因素满意度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激励因子满意度统计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激励因子满意度排序第40-42页
    4.3 激励因素重要程度与满意程度比较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4.4 研究结果第43-45页
5 M县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激励机制完善第45-51页
    5.1 加强环境激励第45-46页
    5.2 重视成长激励第46-48页
    5.3 完善报酬激励第48-49页
    5.4 优化工作激励第49-51页
6 结论第51-55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51-52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52页
    6.3 研究不足第52-53页
    6.4 未来展望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附录第59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教师语言意识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
下一篇:乌海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