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盗窃罪犯罪对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8-11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8页
    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8-9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 第四节 论文结构第9-11页
第一章 盗窃罪犯罪对象的本质第11-18页
    第一节 德日盗窃罪犯罪对象本质的学说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德国学说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日本学说第13-14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盗窃罪犯罪对象本质的主流学说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 所有权说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占有说第15-16页
    第三节 本文对盗窃罪犯罪本质的理解第16-18页
第二章 盗窃罪犯罪对象的特征第18-24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外的盗窃罪犯罪对象的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的盗窃罪犯罪对象的特征第20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本文对盗窃罪犯罪对象特征的简析第22-24页
第三章 盗窃罪特殊犯罪对象的法律认定第24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不动产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国外关于不动产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学说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我国关于不动产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学说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本文对不动产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理解第27-29页
    第二节 网络虚拟财产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本文对网络虚拟财产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认识第31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财产性利益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 财产性利益的概述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国内关于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学说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 本文对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探讨第35-37页
第四章 盗窃罪犯罪对象的法律完善第37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立法层面对盗窃罪犯罪对象的完善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健全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的立法范围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 改进盗窃罪的立法形式第38页
    第二节 法律解释层面对盗窃罪犯罪对象的完善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 刑法条文的立法解释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 刑法条文的司法解释第39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个人简历第43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危险驾驶罪若干问题研究
下一篇: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、儿童罪